《住房租賃條例》如何保護租客和房東的合法權益?
2025-07-22 09:31:13央視新聞客戶端
租賃是解決城市居民居住問題的重要途徑,但不少人都在上麵踩過坑,比如遭遇房東違約漲房租、房型與圖片嚴重不符、中介收錢跑路等等。針對租房市場亂象,《住房租賃條例》昨天對外公布,將自今年9月15日起施行。
《條例》共7章50條,明確提出將推動加快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製度。《條例》規定,廚房、衛生間、陽台、過道、地下儲藏室、車庫等非居住空間不得單獨出租用於居住;租賃住房單間租住人數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麵積應當符合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
針對承租人合法權益保護不到位的問題,《條例》規定,住房租賃合同應當明確約定押金的數額、返還時間以及扣減押金的情形等事項,出租人無正當理由不得扣減押金;出租人解除住房租賃合同應當通知承租人並為承租人騰退租賃住房留出合理時間,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其他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解除合同或者騰退住房。具體來看,《條例》如何保護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合法權益?
近日,男子6萬月租住進甲醛房的話題登上熱搜。當事人向媒體表示,自己在杭州蕭山租下每月6萬元的房子,入住兩個月後出現身體不適,經測試甲醛超標2倍。但房東、中介則稱房子多人住過,不存在甲醛問題,房東拒絕溝通退押金。在租賃市場上,這樣的甲醛房也被稱為“串串房”,就是將老舊毛坯房用廉價材料簡單裝修後,經過“美顏”處理,以較高價格出租。網絡上,“如何識別串串房”攻略的點擊量也頗高。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對類似“串串房”問題的關注,一方麵顯示出租賃已經成為我國住房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麵也顯示出在這一領域建立國家層麵法律法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