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品牌首發,為何頻頻青睞中國(4)
最後,真正的引擎在於產業鏈的深度激活與價值重構。上海是全國最早提出首發經濟概念的城市,也成為國際一線品牌首展、首店、旗艦店的青睞之所。今年1至5月,上海新增首店364家,其中全球及亞洲首店10家,全國及內地首店63家,高能級首店合計占比超20%。上海首發經濟已超越“首店落地”的表象,而是致力於推動消費全產業鏈的協同躍遷——向前端貫通,優化從研發設計、展示體驗到銷售服務的全鏈條;向後端延伸,吸引消費類鏈主企業、高附加值總部及研發中心落地,產生集聚效應。
03
首發經濟競逐中
全國城市多點布局、各顯其招
除了上海之外,今年以來北京、廣州、天津、重慶等地從積極推進首發經濟、優化入境政策和消費環境等方麵入手,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北京不斷推出豐富多彩的文旅產品、創新各類消費場景,湧現首店、首展、首秀等首發業態。以海澱區嘻番裏為代表的商業綜合體,通過引入元宇宙概念和二次元文化,打造差異化消費體驗,進而成功吸引了年輕消費群體的關注。據統計,嘻番裏入駐的近70個品牌中,約五成為首店,HAPPY ZOO、三萬院長、萬穀、次元書館等北京首店的相繼亮相,為嘻番裏的二次元濃度再創新高,形成“打卡經濟”效應。此外,首發經濟還帶動了產業鏈上下遊的協同發展。以首展為例,北京依托首鋼園、798藝術區等平台,吸引了眾多國際品牌舉辦新品發布會和藝術展覽。這些活動不僅帶動了餐飲、住宿、交通等相關行業的增長,還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影響力。
廣州多措並舉優化離境退稅服務,目前離境退稅商店總數已突破500家,實現了11個城區全覆蓋,全市開具離境退稅申請單同比上升2.03倍,銷售金額同比上升1.29倍。
天津充分發掘河、海、港等城市資源,建設了一批標誌性商圈街區和標杆性商業項目,同時盤活古建築,引入涉及餐飲、購物的首店,激活更多消費活力。
重慶依托依山傍水、錯落起伏的地形優勢,挖掘利用獨特的城市景觀資源,打造洪崖洞臨崖商業體、李子壩輕軌穿樓、山城巷特色老街巷等一批兼具“國際範、巴渝味”的特色消費場景,年均吸引遊客超5億人次。今年4月以來,重慶常態化舉行無人機燈光秀展演,讓重慶夜景體驗感全新升級,帶動濱江路重點餐飲企業平均滿客率超70%、重點酒店平均入住率超80%。
此外,江蘇南京近日舉辦2025首發經濟發展大會,旨在全方位展示南京作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澎湃活力,特別是首發經濟這一關鍵抓手的蓬勃發展與引領姿態。會上發布了“2025首創金陵”名單,孩子王、瀘溪河、雞鳴湯包等16家品牌入選“2025首創金陵特色品牌”,展現了南京的原創力量。
陝西西安明確將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列為重要工作內容,不斷探索消費新場景、新載體、新業態,激活消費潛能。“長征·四渡赤水”全感劇場首店落戶西安市長安書院,以“科技+消費”的新場景、新業態,引領更多觀眾在體驗中銘記革命曆史、傳承長征精神。各類XR科技的加持,為大唐不夜城注入了全新活力。
從一線城市的國際大牌首秀,到新一線城市的本土品牌試水,從高奢快閃到平價新品,首發經濟正加快在全國落地開花。背後,是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與日益完善的消費生態,為品牌提供了施展空間,也印證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強勁吸引力。
而從不斷攀升的商圈人氣、旅遊熱度與銷售數據中也能看到,消費熱起來了。火熱的首發不僅帶動了一輪又一輪的“買買買”,更釋放出內需潛力可持續、經濟回暖有支撐的積極信號。未來,隨著消費場景持續創新、供給體係不斷優化,更多首發將不斷激活市場信心與活力,為中國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