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萬兒童“瀕臨餓死”,加沙等來有限援助(3)
目前,我們在加沙仍有許多工作人員。僅在過去一個月裏,他們就為數百名傷患提供了手術服務。
在加沙的工作非常困難。人道準入問題,也就是讓人們所必需的基本物資進入加沙、讓人道工作者進入加沙的問題,一直麵臨嚴峻的挑戰。加沙地帶的大多數建築物已經遭到了嚴重破壞,這意味著,有時候,即使我們能把物資送進去,將它們有效分發出去也不是那麼容易。
此外,在這場衝突中,加沙人口多次流離失所,一直無法在任何安全的環境中定居下來。在這一點上,此前衝突各方達成的短暫停火,對本地民眾而言是一種巨大的解脫,這也使得更多人道物資和人員得以進入。但現在,這一切都被破壞了。我想重申:我們需要的是持續的停火,持續的、不受阻礙的人道準入,直至滿足當地平民的需求。
《中國新聞周刊》:當前,全球正在發生的武裝衝突超過120起,波及超過60個國家。從加沙、烏克蘭到緬甸、蘇丹,人道工作者進入衝突地區的主要困難和挑戰是什麼?
史德林:基本背景是,當我們在衝突地區開展人道行動時,戰爭不會停止,而且戰爭中的敵對行動往往試圖造成最大的破壞。這意味著,對人道工作的安全威脅是持續不斷且危及生命的。在戰火正酣時直接衝進去幫助他人,無異於“自殺”。
所以,我們必須等待戰鬥暫停,或者說服交戰方暫時停止戰鬥,或者至少向交戰方通報我們的行動。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向各方標明我們的人員、車輛及建築物。以前這意味著在屋頂畫“紅十字”,但今天,戰爭已經不隻依賴視覺識別。我們必須確保我們的建築物在交戰方的“非打擊名單”上,確保各方都知道我們的GPS坐標。
當然,實際過程沒有這麼簡單。衝突地區的政府並不總是希望人道工作者進入,他們會問“你們為什麼要幫助反對我們的人?”。有的政府甚至禁止人道準入。另一方麵,衝突地區的非國家武裝團體與犯罪組織之間的界限有時非常模糊,而且一個衝突局勢中可能涉及多個武裝團體。在如今的敘利亞,人道車隊有時需要經過隸屬於不同武裝派別的檢查站。為了確保每個團體都知道ICRC的到來,都得到不攻擊人道目標的指令,我們需要經曆非常複雜和漫長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