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強增國防開支 “硬”的不夠“軟”的湊(3)
2025-05-13 08:09:24環球深觀察
“我們不能無限期地背負債務”
自己都做不到或不想做到的事情卻要求盟國限期達標,美國的“不講理”確實給了歐洲很大壓力。
路透社報道指出,先不說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北約國家能夠達到5%的軍費目標,即便按照呂特的提議,將“更廣泛的安全開支”納入軍費計算,很多人也認為這“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不可行”。
路透社報道截圖
當前,歐洲國家債務水平普遍較高,超過一半的歐盟成員國都存在嚴重的財政問題。德國更是其中的典型。
自烏克蘭危機全麵升級以來,在應對危機的態度上,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和北約骨幹成員國的德國經曆了安全戰略思想的巨大嬗變,從最初盟友眼中的“不作為典範”一步步變成寧可勒緊褲帶也要強軍擴武的堅定表率。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全球軍費開支增幅創下冷戰結束以來的最高紀錄,歐洲的表現尤為突出。其中,德國軍費支出同比大增28%,達到近800億歐元,曆史性地躍升為全球第四大軍事開支國。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報告截圖
這一趨勢,深刻映射出德國在地緣政治變局中的戰略焦慮和政策轉向。
德國新任總理默茨曾支持以“債務刹車”為核心的穩健財政政策,但後來與社民黨達成一致,迅速推動通過了聯邦議會特別程序,將國防開支豁免出“債務刹車”限製。
但是,根據目前的預算規劃,即使按照更寬鬆的財政規則行事,德國的軍費開支也很難達到GDP的4%,更遑論5%了。
默茨日前訪問布魯塞爾北約總部時也承認,提升軍費開支在GDP中的占比絕非易事。
“現在爭論抽象的百分比問題沒有意義……對於德國來說,國防開支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都意味著要多花450億歐元(約合500億美元)。”
法新社報道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