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麵對麵還是線上見?
2025-02-12 10:10:14北京網友說
“三,二,一,新年快樂!”
隨著新年的鍾聲敲響,小魏(化名)的新年祝福在淩晨十二點準時通過微信發給了朋友們。他還在朋友圈分享了對過去一年的感慨和對新年的美好祝願,並“遊走”在各個群聊裏搶紅包。之後他和朋友們視頻通話,盡興後互道晚安,在淩晨沉沉睡去,度過了這個除夕夜。
年輕人的親情表達
不知從何時起,小魏一家不再像以前那樣驅車數小時回老家,提著年貨走親訪友。今年,他們利用社交軟件給親友發祝福、線上見麵,開啟了雲拜年的新模式。“第一次不回老家好像是疫情的時候,我們一家選擇就地過年,用微信給大家發祝福,或者視頻連線雲拜年。後來發現好像不用非得回老家走親戚,線上也能表達祝福。”小魏說。
“都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但我現在連堂表都分不清了。”小魏親戚觀的相對減弱,其實是當代很多年輕人的縮影。由於代際隔閡、生活習慣以及價值觀的差異,年輕人與親戚之間的互動減少,更願意去維護自己所重視的關係。
“但我覺得這其實挺好的,”小魏看起來很輕鬆,並沒有對傳統親緣關係被衝擊的擔憂,“至少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和我在意的家人、朋友在一起。像今年,不用去走親戚,隻要線上發祝福就好了,我們一家早早定好了過年一起出去旅遊,在外跨年。”
技術的發展,為拜年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這也是當下人們選擇雲拜年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以往過年或許隻能發一個紙質紅包,但現在可以在微信拍攝自己的拜年紅包封麵;“搖”一個有美好寓意的數字發微信紅包;或在支付寶“掃福字”、集“五福”……“我今年用AI做了一個拜年視頻,”小魏和我們分享了他的視頻,“超級方便,幾秒鍾就可以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