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10天後成美國首位“重罪犯”總統 特朗普:上訴

2025-01-11 20:07:16央視新聞

原標題:10天後成美國首位“重罪犯”總統 特朗普:上訴,上籌款鏈接

當地時間1月10日,距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展開他的第二任期還有10天,紐約州最高法院就特朗普所涉“封口費”案作出判決,宣布特朗普為重罪犯,但予以無條件釋放。雖然被免於入獄,也沒有受到罰款或緩行處罰,但特朗普毫無疑問將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重罪犯總統

對於判決結果,特朗普表示這是“恥辱”,自己遭到“政治迫害”,誓言必將上訴,還立即給他的支持者發郵件並附上了籌款鏈接。

總台央視記者獲悉,當地時間1月10日,紐約州最高法院法官胡安·梅爾尚就當選總統特朗普“封口費”案進行判決,裁定特朗普在此案中34項罪名成立,但鑒於其處於總統權力過渡程序的重要階段,無條件釋放,不予任何懲罰

“無條件釋放”意味著特朗普將留有定罪記錄,但無需受到監禁、罰金或緩刑處罰。也就是說,10天後,也就是當地時間1月20日,特朗普將以被定罪的重罪犯身份重返白宮。

黨爭滲透“封口費”案

曼哈頓地區檢方在2023年3月對特朗普提起刑事訴訟後,紐約州最高法院一個陪審團在2024年5月底裁定,特朗普為隱瞞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向一名成人電影女演員支付13萬美元“封口費”一事,偽造商業記錄,違反紐約州相關法律,所涉34項刑事指控成立。

“封口費”案從審理到宣判的重要時間點均與總統選舉的重要時間點“捆綁”,在特朗普贏得大選之後該案遲遲未宣判,最終的判決結果卻“高舉輕放”。種種情形顯現出黨爭已滲透司法體係,如同一隻“大手”掌握著每一個環節。

1、開庭審理疊加兩黨預選密集期

10天後成美國首位“重罪犯”總統 特朗普:上訴

△2024年4月15日,特朗普前往法院參加“封口費”案件庭審。

“封口費”案於2024年4月開庭審理,時間恰好安排在總統選舉兩黨預選的最密集期。

4月15日庭審結束後,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怒斥法官和檢方故意將開庭日期設定在共和黨預選密集期“非常不公平”。特朗普表示,“這正是激進左翼民主黨人想要的……這叫幹預選舉,這樣的事在我國前所未見!”

2024年5月30日,紐約一家法院陪審團裁定特朗普在“封口費”案中所涉全部34項罪名成立。美媒報道稱,特朗普當天走出法庭後告訴記者,整起案件“遭操縱,是恥辱”。

美聯社認為,特朗普遭定罪或為拜登等民主黨人攻擊其不適合出任總統提供空間

2、審判結果“高舉輕放”

此後,由於特朗普參加2024年總統競選並成功當選,那麼作為當選總統應該享有怎樣的豁免權影響著此案的判決。特朗普方麵援引最高法院2024年7月的總統豁免權裁決,主張應撤銷有罪裁決和這一案件。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1月9日駁回了特朗普方麵關於中止其原定10日在紐約州就“封口費”刑事訴訟聽取量刑宣判的申請。特朗普同時向紐約州上訴法院發起的中止宣判動議當天也未獲支持。

聯邦最高法院駁回的理由,一是特朗普就總統豁免權的關切可經由“正常上訴程序”予以解決;二是“封口費”案主審法官胡安·梅爾尚已明確,有意在判決特朗普“無條件釋放”,因此量刑判決對特朗普履職構成的負擔“相對薄弱”。

10天後成美國首位“重罪犯”總統 特朗普:上訴

△1月10日,特朗普通過視頻方式出席宣判聽證會。

梅爾尚在10日作出判決,宣布特朗普為重罪犯,但予以無條件釋放。

分析指出,梅爾尚“高舉輕放”是平衡曼哈頓地區檢方、陪審團和被告特朗普方麵利益和訴求的結果。

梅爾尚也表示,美國對總統一職提供異乎尋常的法律保護,這一因素淩駕於所有其他因素之上。

據CNN報道,特朗普在法庭上表示,“這是一場政治迫害,這樣做的目的是損害我的聲譽,讓我輸掉選舉,然而這種做法並沒有奏效。”

特朗普會被赦免嗎?

由於美國聯邦法律並不禁止被裁定有罪的人擔任美國總統,判決對特朗普再次擔任美國總統並無影響。但“封口費”案的判決也意味著,特朗普將以被定罪的重罪犯身份成為美國總統,他的個人犯罪記錄上也將留下記錄,這些無疑會讓他感到難堪。

10天後成美國首位“重罪犯”總統 特朗普:上訴

△紐約州州長凱茜·霍楚爾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