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左右增速來自哪裏?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這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今年發展預期目標。
從GDP同比增速來看,一季度是5.3%,二季度4.7%,三季度4.6%。現在四季度都過了一半,好多人都在琢磨,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到底能不能實現?
要回答這個問題,咱不妨從供需兩邊來分析。
“三駕馬車”築牢經濟底盤
消費、投資、外貿,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
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353564億元呢,同比增長3.3%。剛結束的“雙11”購物節,商家不咋使勁比拚“最低價”了,可消費者“買買買”的熱情還是挺高的。比如說,天貓有589個品牌成交額破億了,比去年增長了46.5%。這裏邊呢,國際和國貨大牌又都回到排行榜前麵了,這就說明高客單價的消費“天花板”升高了。
穩定的經濟增長,少不了“重大項目建設”的參與。
這段時間,好多地方都一直在加大重大項目投資力度,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那個挺喜人的“挖掘機指數”。
什麼是挖掘機指數?簡單來說,就是會根據實際市場情況,統計各類工程機械設備的開工率,這一數據可以幫助投資者和經營者把握市場需求和市場機會,所以也被稱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
我們從數據上看中國活力。
10月份的時候,全國工程機械開工率環比提高了1.6個百分點,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裏有28個開工率都環比增長了。往長遠看,從設備更新、廠房換新,到改造小區、更新城市,咱還有好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可都是重大項目的潛在空間。
以前,“老三樣”——服裝、家電、家具是中國外貿出口的主力,而現在那些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新三樣”更有存在感了,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已經開始“走俏”。去年秋天,“洋網紅”羅斯·特納和雨果·特納兄弟從英國出發,駕駛著上汽集團MG Cyberster電動汽車一路穿越歐亞大陸,在互聯網上火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