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牘中感受千年前的煙火氣(6)
2024-11-18 01:25:48央視新聞
據介紹,王墓所藏的定縣漢簡出土地點和埋藏時間明確,曆史考古價值極高。不僅可以將隸書的成熟由東漢中晚期提前到西漢中期,而且對傳世古籍的校勘、整理與儒家、兵家學說和思想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定縣簡本《論語》約有傳世本《論語》文字的一半,可以與江西海昏侯墓出土的《論語》互校。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毛保中:給我們這些傳世本的文獻的整理提供了更多原始資料。另外定縣簡還涉及像王室起居記,像王室的這種賞賜、奏議,還有占卜術數這一類的文獻,對我們研究漢代的社會生活、曆史地理,包括複原當時的文化習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海昏簡牘:發現失傳1800多年《齊論語》
2015年,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發掘轟動了全世界,其中,在劉賀墓主槨室西北回廊北部發現有5200餘枚竹簡木牘,引發極大關注。
海昏侯墓出土的《論語》,在今年9月被編進了2024年秋季義務教育教材,它是失傳1800多年的《齊論語》版本。這些簡牘背後還蘊藏著哪些曆史信息和文化密碼?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總台央視記者劉璐璐:紙張麵世之前,古人將竹簡與木牘作為書寫載體。從先秦到魏晉,長達一兩千年的時間跨度裏,中華古人的文明創造和積累大多由簡牘記錄並傳承。簡牘的記載,可以與傳世文獻記載相互印證,實證曆史。
竹木無言,文字有意。海昏侯墓出土的簡牘主要是墓主人劉賀生前閱讀或收藏的“書籍”,包括《詩經》《禮記》《儀禮》和《春秋》《論語》《孝經》,即先秦時期的儒家經典“六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