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山東建了一個巨型"空氣充電寶" 怎麼充?怎麼用?(2)

2024-05-22 14:36:49新聞聯播

此外,相較於2.1小時新型儲能項目的平均儲能時長,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可達6~8小時乃至更久。與此同時,和抽水蓄能電站6至8年的建設周期相比,其1.5至2年的建設周期堪比“坐火箭”,不但“長”得快且“活”得還長,壽命可達40至50年,儲釋能上萬次。

種種優點,讓“年輕”的壓縮空氣儲能,盡管在中國隻有十多年的開發史,卻發展飛速,成為後起之秀。

2、“新”與“熱”

壓縮空氣儲能的發展,其實是我國新型儲能近幾年迅猛發展的一個縮影。

很多人要問了,什麼是新型儲能?它是相較於傳統儲能抽水蓄能而言的,包括新型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機械儲能等。

它究竟“新”在哪呢?

首先是技術新,我國目前已建或在建的新型儲能項目,應用了多種先進技術,實現了多項核心技術的突破。

除技術新外,新型儲能還有建設周期短、選址靈活、應用場景多元、環保等特點。“傳統儲能雖然成熟可靠,但電站建設周期較長,需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對地形要求嚴格,還有可能破壞生態環境。”國網河北電科院設備中心李秉宇表示,如果說傳統儲能是個體積大、儲量大的大型充電寶,新型儲能就是個小巧輕便的便攜式充電寶。

山東建了一個巨型"空氣充電寶" 怎麼充?怎麼用?

△江蘇常州的一個抽水蓄能電站。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超3500萬千瓦,

可滿足兩千多萬戶居民的用電需求。2023年一年,我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是“十三五”末裝機規模的近10倍。

新型儲能迅猛發展背後,是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的持續快速增長。

2021年3月15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係統。截至2023年底,我國風光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5億千瓦,同比增長38.6%,占國內發電總裝機容量的36%。根據國家規劃,預計到“十四五”末,新能源將成為各地的主力電源,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電力總裝機的比例將超過50%,到2030年,風電和光伏的裝機將不低於12億千瓦。

伴隨著“蒸蒸日上”的數據,新能源發電的間歇性、波動性對電網安全影響越來越大,“棄光棄風”現象時有發生。

去年,我國有些城市出現限電情況,其實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風光等新能源並未充分承擔起在電力係統中的作用。儲能作為一種重要的電網靈活性調節資源,它的發展,可以說製約著更高比例和更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的並網進度。簡言之,如果儲能“跟不上”,新能源裝機量再大,實際發電量也上不來。

山東建了一個巨型"空氣充電寶" 怎麼充?怎麼用?

李秉宇表示,儲能可以很好地解決新能源發電與用電端時間不匹配的問題,從而減少棄風棄光,提升新能源發電的利用率。因此,儲能電站需求日益緊迫。通過它,我們可以讓電量的多少聽從調度,變得連續、穩定和可控。

比如,中午前後光伏發電非常富餘,但無法消納,那就可以通過儲能先存下來,在用電高峰期再釋放出來。除了削峰填穀,新型儲能還可以提升電網抗幹擾能力,從而增強電網穩定性和可靠性。

加之蓄水儲能電站對地形有要求,且成本高昂,不是哪裏有需求就可以建在哪裏,在這種背景下,中央和地方相繼出台多項政策,鼓勵新能源配儲,作為傳統儲能的重要補充。

“可以說,新型儲能是新型電力係統的重要支撐。”李秉宇如是說。

2024年,“發展新型儲能”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為該行業發展按下“加速鍵”。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較2023年底增長超過12%,同比增長超過210%。

山東建了一個巨型"空氣充電寶" 怎麼充?怎麼用?

在裝機容量的喜人數據背後,部分新型儲能發展還麵臨一些利用率較低、盈利模式不清晰、回本周期較長等問題。國家相關部門也已注意到了這些問題,並陸續出台政策,明確細則,以提高新型儲能利用率和收益。相關企業也對盈利模式進行了積極探索。

“給予建設單位好的盈利,能夠極大激發投資者信心。”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隻有有了經濟性,行業才能良性發展。

上一頁2/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