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證實了!這一現象符合愛因斯坦的預測(2)

2023-09-28 14:53:35新華網

上圖:2013年至2018年期間每兩年合並後的M87噴流結構,觀測頻段為43GHz。下圖:基於2000年至2022年以一年為單位合並的圖像得出的最佳擬合結果。科研人員製圖

在更深入的研究中,科研團隊基於觀測結果進行了大量理論調研和細致分析,並使用超級計算機結合最新數據進行了數值模擬。結果證實:當吸積盤的旋轉軸與黑洞的自旋軸存在夾角時,會因參考係“拖曳效應”導致整個吸積盤的擺動,而噴流受吸積盤的影響也會產生擺動。這一現象符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測的“如果黑洞處於旋轉狀態,會導致參考係拖曳效應”。

雲南大學中國西南天文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偉康表示,雖然自旋是黑洞理論的基礎假設,但此前並沒有直接觀測證實。此次研究成功地將M87黑洞噴流動力學,與該星係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狀態聯係起來,在支撐基礎理論的同時,為進一步揭開黑洞的神秘麵紗提供了關鍵要素。

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LBI)技術,能將位於全球不同地點的多個射電望遠鏡聯合起來,達到一架超大望遠鏡的觀測效果。在這項最新研究中,使用了包括東亞VLBI網在內的多個國際觀測網數據,全球共有超過20個射電望遠鏡為此項研究做出了貢獻,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65米天馬望遠鏡和新疆天文台南山26米射電望遠鏡。

自2017年起,我國的這兩台射電望遠鏡持續參與東亞VLBI網觀測,分別在提高觀測靈敏度和角分辨率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台長沈誌強介紹,該台已於近期在西藏日喀則開工建設一台40米射電望遠鏡,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東亞VLBI網的高分辨率毫米波成像觀測能力。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之江實驗室計算天文首席科學家李菂認為,我國科學家牽頭取得的這項研究成果,離不開射電天文學與計算科學的深度融合。隨著數據不斷積累,之江實驗室正在將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引入到天文領域,多學科攜手共同探索宇宙奧秘。

上一頁2/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