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18國記者深度“走讀中國”,看到了什麼?(5)

2023-05-30 10:35:59環球網

架起文化交往的“橋梁”

在上合示範區宣布設立五周年之際,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也成為了加強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上合組織國家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陣地。

在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一場別開生麵的展覽吸引了外媒記者代表團的目光。這是一場小型的非遺文化展出,其中有膠州剪紙、傳統魯繡、茶藝、書法扇麵、膠州黑陶等。在膠州剪紙台前,膠州剪紙非遺傳承人董麗霞正在作演示,一把剪刀在手中翻飛,一會兒功夫就剪出了一些惟妙惟肖的小動物圖案,不少外國記者被這手法吸引,也拿起剪刀體驗剪紙的樂趣;在書法扇麵展台,青島籍書法家臧磊現場題寫了“走讀中國”的書法作品,外國記者拿起毛筆,有模有樣地學了起來;高家糖球傳承人也帶來了他們的拿手絕活——“雪裏紅”糖球技術,記者們大開眼界,連連為他喝彩……

18國記者深度“走讀中國”,看到了什麼?

烏茲別克斯坦《人民言論報》副總編魯斯蘭·肯紮耶夫表示:“中國擁有豐富的曆史、文化、古跡,充滿活力,每個人都應該來一次中國。”

“其實,我們之間的文化差異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柬埔寨記者謝提利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他說:“我們國家也有孔子學院,很多中國文化在柬埔寨都很受歡迎。比如,在我小時候,《西遊記》就很火,我現在還能說出裏麵角色的名字,現在,很多曆史類型的紀錄片也很受我們國家年輕人的喜愛。”

在走訪中國先哲孔子的誕生地——濟寧時,記者發現,外國記者對中國的孔子並不陌生,他們甚至能夠說出孔子的思想語錄。在參觀尼山聖境的大學堂時,他們也會在七十二賢廊前駐足,向講解員討教,孔子是如何傳道授業,如何因人施教的。在遊覽孔廟、孔府時,記者們認真聆聽孔子的一些生平故事和儒家思想,並體驗了中國傳統民俗活動:朱砂拓印、竹簡編織、線裝古書等。

18國記者深度“走讀中國”,看到了什麼?

“我讀了很多關於新加坡、日本、智利等國家的書,也去過很多國家。但中國最讓我感興趣。中國不僅僅是一個國家,更是一種文明,有著傳承千年的文化和傳統。中國人的智慧總是會令我折服。”盧克·瑪尼說道。他還表示,回國之後,他會向所羅門群島的人們普及中國的技術和中國的文化,讓他們學習中國人的智慧和創新精神。

這些來自遙遠國度的人,正用實際行動構建著一座座聯通文化的“橋梁”。

上一頁5/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