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殘骸8K畫麵公布 泰坦尼克號事件回顧(5)
0:05:海水已淹沒32英尺高的船頭部分,船上的所有救生艇僅能供1178人使用,而船上總人數達2224人。
0:10:泰坦尼克號上的船員開始使用求救火箭向外求援。距離泰坦尼克號約10至19裏的加州人號船員,甚至能看見她的蒸汽機煙囪上的燈光,他們企圖用莫斯燈語與之聯絡但莫斯碼燈出現故障無法與其取得聯係。而且不止一名加州人號船員目睹了泰坦尼克號發射的白色求救火箭,但加州人號船長羅德認為這並不是求救信號。
0:15:泰坦尼克號發出了“CQD MGY”的遇險呼救信號,隨後改用了最新的“SOS”信號繼續求援。事後證實大多數接收到信號的船隻都隻得到了SOS求救信號,這當中包括相距500海裏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聖殿山號貨船(SSMount Temple,距離49海裏)、法蘭克福號(SSFrankfort,距離135海裏)、畢亞馬號(SSBirma,距離70海裏)、波羅的號郵輪(RMSBaltic,距離243海裏)、弗吉尼亞人號郵輪(SSVirginian,距離170海裏)以及卡帕西亞號郵輪(RMSCarpathia,距離80海裏),它們即向現場行駛,準備救援。但是離得最近的加利福尼亞人號(SSCalifornian),因電報員關閉了電報機而未能及時收到求救電報。在所有能收到電報的船隻中離泰坦尼克號最近的是卡帕西亞號,它隨後以最快速度向泰坦尼克號駛來,但即使是這樣,也至少需要4個小時才能趕到現場。泰坦尼克號上的船員們開始了釋放救生艇的準備工作。船上A甲板為頭等艙乘客服務的樂隊在往救生艇入口的樓梯附近為乘客們繼續演奏以避免慌亂。
0:20:海水已浸沒48英尺高的海員室,船已經下沉6米,左右各2排舷窗沒入水下,其中部分是開著的,導致進水口不斷增加,6號鍋爐室水深超過4米,工程師不得不放棄這裏,而抽水機依然盡全力抽水,但這隻能稍微延緩一下船頭下沉的速度。
0:25:船長下令優先讓婦女和兒童登上救生艇。此時卡帕西亞號位於泰坦尼克號約東南方向58海裏處,正火速趕來。
0:40:6號鍋爐室連帶整個第五號水密艙被淹沒。水已經從6號防水板頂部漫入E甲板,這裏已經沒有任何防水設施了,水從頂部向下湧入。第6間隔水艙開始進水,船體逐漸傾斜。從5號鍋爐室可以聽到前麵的防水板發出恐怖低沉的聲音。正在郵件室搶救郵件的船員成為泰坦尼克號的第一批遇難者。所有救生艇準備工作完成。船員開始勸導頭等艙乘客(婦孺兒童)登上救生艇。7號小艇是第一個被放下的救生艇,但最大載客量為65人的救生艇上隻搭載了十多位乘客。
0:45:6號和5號鍋爐艙之間的防水板因幾天前的一場小型火災的高溫而變形,如今水壓導致隔水板突然坍塌,水像牆一樣撲了過來,6號隔水艙底部被海水瞬間灌滿,成為這個毀滅性鏈式反應的第一個環節。第一枚求救火箭發射了,一片閃亮的白色火星緩緩落下。
0:55:泰坦尼克號的船頭散步甲板的下半部分已經沒入水中。救生艇邊的工作則逐漸陷入混亂,盡管婦女和兒童先登上救生艇的美德得到了遵守,但很多救生艇在半空的狀態下就被放了下去。六號救生艇僅載了穆迪·布朗(Moody Brown)及Peuchen少校等共28人;伊斯梅要求船員讓他先登艇而被責,五號救生艇放出。不過這也不能怪船員,當時的航海界都認為如果救生艇滿載人員太多而放下去的話,會造成救生艇損壞甚至是傾覆。泰坦尼克號的救生艇其實設計得非常結實,可以承受70個人的重量,但是船員們卻不知道這一點。實際上本可以總共搭載1178人的救生艇,最後隻上去了651人(還有一些人是跳海之後被救上救生艇)。在船的左舷,救生船隻載婦女和兒童。在右舷,則是婦女優先逃生之後允許男性登艇。所以,在右舷獲救的人數比在左舷獲救的多。
1:00:右舷三號救生艇搭載了32人,包括11名船員,自泰坦尼克號放出。
1:10:右舷一號救生艇放出,它可搭載40人,但僅有12人能登上,包括高士莫爵士(Sir Cosmo)及哥頓女士(Lady DuffGordon),以及7名船員。艙側的八號救生艇搭載了39人放出,由羅斯伯爵夫人(Countess of Rothes)掌舵。
1:15:水位已浸到泰坦尼克號船艏兩側麵的英文名字“TITANIC”銘牌處,此時向水平麵以下下沉並傾斜的船首則更加嚴重。此時救生艇的載客量終於得到了充分利用,右舷九號艇放出時載客56人。
1:20:水從E甲板的工作走廊直接往後漫,灌入4號鍋爐艙。D層的前部餐廳幾乎已成了潛水訓練場,船體重心不斷緩慢前移。原先平靜的頂層甲板亂成一片,乘客終於發覺事態的嚴重,紛紛擠向救生艇。騷亂在不斷地升級,船員開槍壓製乘客,疏散工作開始失去控製。
1:25:艙側12號搭載婦孺40人,2名船員作指揮。
1:30:此時船上的人開始發生騷動,當艙側14號救生艇搭載了60人準備放出時,人群企圖跳入艇中,被身處艇中的五等船員勞爾(Lowe)向天開槍嚇止。留在泰坦尼克號的人陷入了絕望之中。
1:35:海水繼續浸入後麵的鍋爐室。二等及三等的婦孺乘客分批逃生,艙側16號搭載多於50人,右舷13號搭載64人,30秒之後,右舷15號上有70人匆忙被放出。
1:40:大多數救生艇已駛離泰坦尼克號以防沉船產生的渦流把救生艇卷入水下,最後一艘位於右舷的救生艇被放下海麵,船首繼續下沉。船上的樂隊共8人在樂隊指揮華萊士·哈特利的帶領繼續為乘客們演奏音樂,以平複這些注定要在幾十分鍾後死去的人們,他們一直演奏到最後一刻。麵對生死抉擇,有些人選擇像紳士一樣地死去,富翁古根海姆穿上夜禮服,“即使死去,也要死得像個紳士”。來自丹佛市的伊文斯夫人把救生艇座位讓給一個孩子的母親,而白星航運公司的主席伊斯梅(他否決了配備48艘救生艇的想法,認為少點也沒關係)則拋下他的乘客、他的船員、他的船,趁指揮釋放救生艇的船員沒注意,在最後一刻跳進可折疊式救生艇C(共有39名乘客),人性的善與惡在這裏被揭露無遺。隨著湧入船艏部分的海水越來越多,船尾逐漸離開水麵,高高地翹起,暴露出泰坦尼克號船尾底部的三個巨大螺旋槳。
1:45:由於局麵已經失去控製,艙側2號僅載25人(可容納40人)被匆忙下水。
1:50:艙側4號4搭載婦孺乘客40人下水。
2:00:此時水麵已達船頭散步甲板之下10英尺處。
2:03:此時巨大的船頭甲板上開始進水,速度很快。
2:05:1500多人仍留在將沉的船上,船員竭力維持秩序使婦孺和兒童能進入救生艇,當44人登上可折疊式救生艇D時放出後,船上隻剩下最後兩艘救生艇,而且已經來不及將其按照正常流程送入水麵了。泰坦尼克號的船首甲板及前舷已完全沒入水中,頭等艙區域開始進水,由於部分上層建築被淹沒,船艏部分進水的地方麵積已達到數百平方英尺,4號鍋爐艙的艙蓋被關了已有一個多小時,而海水依然無法將這裏徹底灌滿,裏麵的工人仍在努力工作,試圖排除積水,他們不知道:他們已經在海平麵以下10餘米,所有的出口都被海水給封死,他們已經是在“潛水艇”裏工作了。
2:10:強大的水壓炸開了4號與5號鍋爐艙之間的防水板,很多工人當場斃命。船體下沉速度明顯加快。泰坦尼克號最後的時刻到了。船頭後上部分的船橋部分與海員駕駛室即將被淹沒,船長示意電報員畢特(Bride)及菲利蒲(Philips)離開崗位,菲利普繼續發布無線電訊息。船長對船員們說:“諸君要靠自己了(It's every man for himself)”,之後步往艦橋,將自己反鎖在船長室中,接受死神的審判。有人見總設計師托馬斯·安德魯絕望地步入頭等艙吸煙室等待死亡的來臨,然而白星航運公司董事主席伊斯梅早已趁著別人不注意,跳上救生艇逃之夭夭。很多船員依然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大批乘客慌張的跑向船尾,不少人被踩死。一直堅守崗位的菲利普斯發出最後一封充滿絕望的呼救電報:“請速來救援,鍋爐艙被淹沒,海水已覆蓋輪機”。船上的樂隊停止演奏,此刻很多乘客及船員跳進水中。最後兩艘救生船之一的可折疊式救生艇A因翻艇把大約24人掉進冰冷的海水中,另外一艘艙側14號救生艇的五等船員勞爾(Lowe)救了近半數。其他的人葬身在大洋中。
2:13:船體重心徹底地失去平衡,不斷往前移,船尾則不斷地往上翹,很快連同底部的螺旋槳都徹底地翹出水麵。整個船頭以後的船橋部分的室外門廳沒入水中,之後被衝上來的水壓炸碎。玻璃穹頂被水壓炸塌,同時導致係在穹頂上的煙囪鋼纜被崩斷,1號煙囪張力失衡,煙囪斷裂並倒塌,砸死了很多落入水麵不斷掙紮的乘客。船橋部分和海員駕駛室也完全浸入水中。船艙內部的29台大型鍋爐紛紛離開底座,互相衝撞著砸破一道一道的水密牆,進一步衝擊著底層結構。
2:16:整條船已有7間半防水艙進水,重心明顯前移,後半部還浮在水上,保持著巨大的儲蓄浮力,這就是船像比薩斜塔一樣翹起來的原因。固定二號煙囪的鋼纜繩最終也因為無法承受巨大的水壓壓力而斷開,隨後已經沒入海平麵的2號煙囪斷裂並倒塌,帶著不少被砸死的乘客沉入大海,而斷裂處則吸進了更多的人。由於船體已無平衡可言,部分乘客像坐著滑梯一樣從船尾一直滑到水中。不少人被吸入船體內部,再也沒有出來過。盡忠職守的電力工程師一直在船艙內維持電力,但最終被電死。海水隨即湧入中央電力控製室,引發短路,全船燈光瞬間熄滅,隨後又在一瞬間閃亮了一次,最後終於永遠地暗淡了下去,船尾繼續往上翹。
2:17:在船尾翹起來後,船身承受著無法想象的壓力(因為船尾部分翹起來的重量遠遠大於被淹船頭部分的重量),鋼筋也在不斷地扭曲變形,終於承受到了極限。在一係列的斷裂聲和爆炸聲中,泰坦尼克號的3號煙囪和4號煙囪的船身中間被炸斷裂開了,翹起來的船尾部分在整條船身斷裂開後倒下並重重地砸在水麵上,剩餘的2個煙囪也震斷了。主體變成2部分,但底部主幹依然藕斷絲連。船頭直接沉入水中,船尾則因基本沒有進水而暫時重新浮了起來。
2:18:隨著船體的解體,所有船內的可動物件似乎同時向下墜入水中。按照泰坦尼克號的設計理念,船尾部分的防水係統在這個情況下能重新發揮作用,隔擋海水以防止船尾繼續下沉,但是2個引擎室之間的防水門為了抽水而被打開,這樣又超出了船的承受能力,而沉入水中的船頭部分連同未斷開的雙向底板也在不斷地拉扯船尾,結果導致剛剛倒回水麵的船尾再一次被拉翹了起來,頭等艙吸煙室被飛濺出來的煤炭點著了,而先前的爆炸也點燃了斷裂處的木頭與易燃物,火光衝天。船尾在燃燒的同時緩緩下沉。很多目擊者稱泰坦尼克號此時已經完全斷為兩截,船首那邊已沒入水下。
2:19:泰坦尼克號的船尾一點點下沉並慢慢變斜變豎。對於乘客來說最後的好消息就是:大火被撲滅了。船尾巨大的浮力導致僅有的連接2個主體龍骨徹底的斷開。船頭以每小時40英裏的速度直衝海底,由於設計師的精心設計,所以船尾依舊垂直地浮在水麵上。
2:20:雖然船尾勉強浮起來了,但它在不到1分鍾的時間裏就因斷裂的底部被海水灌滿而不斷下沉,直至完完全全沉沒並消失在大西洋的海麵上。產生的巨大漩渦吸入了大批堅持到最後的乘客和船員,當然也有不少乘客和船員早已成為僵硬的屍體。雖然有不少人浮出了水麵,但由於海水的冰冷再加上沒能及時得到救援導致漂浮在水麵上的大部分乘客和船員逐漸失溫而被活活凍死。海麵不久後重新恢複了平靜,而一艘偉大的遠洋客輪在此結束了自己短暫而又耀眼的一生,1500多名未能登上救生艇的乘客成為了它的陪葬品。這1500多人中最後證實隻有6人生還。
從撞擊冰山到完全沉沒共曆時2小時40分鍾。(總設計師的原設想隻有2小時)
3:30:卡納德公司的客船卡帕西亞號(又名咯爾巴阡號)最先趕到了出事現場。4點鍾,卡帕西亞號的船員在北大西洋黎明的微光下發現了第一艘救生艇。救援工作一直持續到早上8點30分,第12號救生艇被係上救援纜繩。泰坦尼克號上總共2224名船員和旅客中,隻有705人生還。卡帕西亞號的船長和牧師在大餐廳主持了一次悼念儀式。早晨8點50分左右,掉頭返回紐約。
卡帕西亞號抵達紐約港後。經過自由女神像時,上萬人在曼哈頓島的巴特雷海岸觀看。在54號碼頭,大約3萬人佇立在雨水中默默地迎接泰坦尼克號上的幸存者。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消息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當時人們的震驚程度,不亞於本世紀美國的9.11事件。大西洋兩岸許多地方降了半旗。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和美國總統塔夫脫互致唁電。德皇威廉二世也拍發了吊唁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