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科創人如何用硬核科技改變未來?(5)
2025-11-10 10:00:16央視新聞客戶端

群核科技聯合創始人黃曉煌:我們發現數字孿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把產品進行了進一步拓展,就推出了柔性生產的概念。設計師設計完之後,到數字世界裏做模擬做仿真,這樣子在設計的時候直接就可以輸出,不光是可以給人看,也可以給機器,所有的指令發給機器,然後機器能夠生產出想要的一模一樣的東西,所以我們就一直圍繞著為人服務和為機器服務這個路徑,一直在拓展,包括現在服務到具身智能行業。

韓璧丞的創業之路,始於他在美國哈佛腦科學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強烈意願,就是用腦機接口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為人類解決問題。一百年前,1924年人類首次檢測到腦電信號,從那時開始,就有了腦機接口這一概念,但它的應用卻長期停留在科幻作品中。

目前腦機接口有兩種技術路線,侵入式與非侵入式。侵入式指通過手術植入電極,直接獲取高精度神經信號;非侵入式則是通過外部設備無創采集腦電信號。韓璧丞選擇了更為艱難、但對接受者更為友善的後者。而研發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的第一步,是要攻克能精準解讀大腦信號的超級傳感器。人腦包含約860億個神經元,它們時刻都在產生複雜的電信號,要從這些海量且多變的信號中,提取特定行為對應的信號模式,是極其困難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