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從“海燕”到“波塞冬” 俄密集官宣捷報有何考量

2025-10-31 08:29:28央視新聞客戶端

從成功試驗“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到首次用“起動發動機”從潛艇上射出“波塞冬”無人潛航器,俄羅斯近期新武器研發動作頻頻。俄方此時密集官宣捷報有何用意,又向戰略對手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波塞冬”無人潛航器試驗成功

當地時間10月2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俄成功進行了“波塞冬”無人潛航器試驗,這也是俄方首次用“起動發動機”從潛艇上射出“波塞冬”,並且開啟核動力裝置,讓該潛航器航行了一段時間。

普京表示,“波塞冬”的威力超過目前俄羅斯最先進的“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此外,就機動速度和潛航深度而言,目前全球沒有任何同類武器可與之匹敵,短期內也不太可能出現,且“波塞冬”無人潛航器無法被攔截。

“波塞冬”性能如何?

“波塞冬”是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可在很深的海域高速航行,下潛的深度能達到1000米左右,航速可以達到每小時100至130千米,能夠進行遠距離自主攻擊,傳統反潛武器難以對其攔截。“波塞冬”可攜帶高達百萬噸級當量的核彈頭,且體積很小。目前,“波塞冬”已投入量產,可裝備在專門改裝的潛艇上。

利用特種核潛艇搭載、部署和使用“波塞冬”,具有極強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搭載大威力核彈頭的“波塞冬”可殲滅一個完整的航母戰鬥群,也能摧毀大型海軍基地。

從“海燕”到“波塞冬” 俄密集官宣捷報有何考量

分析認為,俄羅斯海基核打擊體係,已實現“二元化”,既有配備“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也包含搭載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特種核潛艇。兩條技術路線同步發展,在水下和空天區域同步實施核打擊,可使對手防不勝防。

上一頁1/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