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超”來了,你會參與嗎?(2)
圖源:環球網
同時,人的雙腳可以走到世界的各個角落,甚至可以攀登到世界最高的高峰。直立行走的穩定性也證明了人形可以適用於多種複雜場景。於是直接擬態人形,就是最簡便也是最直接的發展方向。
機器人比賽有啥項目?
從大賽組委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我們了解到本次比賽分為主體賽事和外圍賽事,前者側重人形機器人技能競技,後者側重趣味性和互動性。
主體賽事中的競技賽很接近人類的運動會,包含田徑7項:1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100米障礙賽、立定跳遠、原地跳高;此外還有自由體操以及2對2、3對3、5對5足球賽。
當我和同事一起看組委會新聞發布會時,我倆都對立定跳遠和足球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平常在短視頻裏看了很多人形機器人走路和跑步的視頻,但是從來還沒有刷到過立定跳遠的視頻,想必一定是人形機器人在運動協調性方麵又取得了進展。
至於機器人足球賽,會不會和最近火熱的“蘇超”來一場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足球流量比拚,讓我們拭目以待。
機器人運動會主體賽事的這些項目,核心目的是測試機器人的速度、平衡性和複雜地形的適應能力。比如,現在的機器人短跑冠軍,可能就是未來衝進火海救援的消防救援機器人。足球項目的團隊協作模式,對於機器人的動態感知,場地內足球的路線規劃和多機協同,都是一個很好的考驗。團隊協作的機器人,也會在未來的協同場合,比如說醫療救援、工廠中的配合班組等場景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國內首場機器人足球3V3AI總決賽
圖源:環球網
與競技賽相比,表演賽將更加生動有趣,有單機舞蹈和群體舞蹈兩個項目。按照我個人的估計,如果編舞得當,加上好的音樂配合,表演賽的不少比賽片段會成為短視頻的流量擔當。
除了競技賽、表演賽,還有場景賽——這也是機器人運動會和人類運動會最大的區別所在。機器人運動會的本質目的還是導向生活與生產中的場景應用。比賽設置了工業場景、醫院場景和酒店場景共三類、6個項目,展示機器人的實用技能和智能化水平。
宇樹科技的G1格鬥機器人
圖源:央視新聞
工業場景中,考驗機器人對於工業物料的搬運技能,不僅有搬運時間的限製,也需要準確的搬運到位。醫院場景則非常貼合藥房的工作實際,機器人需要找到指定的藥品並放在工作台上,同時還有一個精細活,那就是拆掉藥盒的包裝,把膠囊藥放到藥品的分裝盒之中。酒店場景中,除了常見的幫客人裝卸行李之外,還有保潔的功能考驗,那就是推門進入房間,把房間內的礦泉水瓶、紙團等垃圾清理幹淨。
從花瓶到機械“打工人”
春晚《秧BOT》的機器人丟手絹,曾引起全國觀眾的一陣驚呼。而從本次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上來看,人形機器人已經從跳舞扭秧歌的花瓶進化到了上得田徑場、下得工廠的全能型戰士。這其實與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定位有關,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方向就是探索未來在工業、商業、家庭、外太空等領域的場景應用,將人類從低級和高危的行業中解放出來,助力人類生活改善和生產力水平提高。
比賽是一種應用場景,無論是田徑賽場,歌舞表演賽場,還是物流搬運、藥房取藥,都是對機器人關節結構設計、電池續航、控製算法、軟硬件耦合等方麵的綜合性考驗。
人形機器人也是具身智能的一種典型載體。所謂具身智能,也就是通過身體與環境的互動交叉產生智能,這也是本屆運動會我們看到有4×100接力、足球賽等比賽項目的原因。
人形機器人通過複雜環境下處理任務(比賽)來訓練視覺、語言、動作能力,就如同deepseek等大模型需要海量的數據來進行訓練一樣,人形機器人也需要通過應用場景的實踐來不斷訓練機械結構和具身智能大模型,逐步讓人形機器人從簡單聽從指令的花瓶進化為自主決策的機械“打工人”,實現像人類一樣看懂世界,做出反應,從而真正在工業、醫療、家庭等場景中實現應用。
人形機器人正在進行精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