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特普會”倒計時 美俄還在醞釀更大的核博弈(3)

2025-08-11 07:55:47央視新聞客戶端

7月24日,在俄羅斯西北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北德文斯克的北方造船廠(Sevmash),俄總統普京參加了“北風之神-A”級戰略核潛艇“波紮爾斯基大公”號的交付儀式。

“特普會”倒計時 美俄還在醞釀更大的核博弈

7月27日俄羅斯海軍節,普京在講話中強調,俄羅斯“三位一體”核力量中的海基力量正不斷增強,其核心正是戰略核潛艇部隊。

按照普京宣布的《2050年前俄羅斯海軍發展戰略》,未來幾年內,俄羅斯海軍將新增4艘“北風之神-A”級戰略核潛艇,持續推進“亞森-M”級核動力攻擊潛艇的建造工作,加快水下艦隊的現代化進程。

一位英國皇家海軍退役準將和前潛艇指揮官認為,美俄無論在核潛艇數量還是能力上都無太大差別。事實上,美俄“核對峙”不僅發生在海洋,還發生在陸地和天空。

美加緊部署核武

俄宣布不再受《中導條約》約束

當地時間8月4日,俄羅斯外交部宣布,俄方將不再維持依據《中導條約》單方麵暫停部署陸基中程和中短程導彈係統的自我限製。

《中導條約》全稱《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由時任美蘇首腦裏根和戈爾巴喬夫於1987年12月8日共同簽署。條約規定,兩國不得保有、生產或試驗射程在500至5500公裏的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作為這一協議的重要成果,雙方共銷毀了2600餘枚導彈,被視為冷戰時期的重要突破。

該條約是戰後美、蘇裁軍談判曆史上達成的第一個真正減少核武器數量的條約

“特普會”倒計時 美俄還在醞釀更大的核博弈

然而,2019年,美國單方麵宣布退出《中導條約》。

法國《費加羅報》批評稱,美國退出《中導條約》是核裁軍進程中的一處“刀傷”

俄外交部則發表聲明稱,美方此舉意味著《中導條約》已經“正式失效”。在美方退約後,俄方表示,在相關地區出現美製導彈係統前,俄將自願限製相關陸基導彈部署。

然而,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證實,美國在退出《中導條約》後,不斷擴大其中導能力,並將其部署至盟國。

2024年,美國在菲律賓部署“堤豐”中程導彈係統,並在演習結束後將其滯留;

2025年7月,美軍在澳大利亞舉行的“護身軍刀”聯合軍演中,首次在境外利用“堤豐”係統進行實彈發射測試。

同月,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美國已將數枚B61-12型核彈正式部署至英國薩福克郡的拉肯希思皇家空軍基地,這是美國時隔17年再次在英國境內部署核武器。

也是在7月,美德兩國宣布,到2026年,美國將在德國部署能夠打擊俄羅斯腹地目標的陸基中程導彈,包括三種類型的美國陸基中程武器:標準-6導彈(SM-6)、戰斧巡航導彈(LACMs)和遠程高超音速武器。

“特普會”倒計時 美俄還在醞釀更大的核博弈

而在俄宣布不受《中導條約》約束後,梅德韋傑夫在X上發帖稱:“這是我們的所有反對者必須麵對的新現實。”

上一頁3/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