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鯊魚”→“飛虎”!80年了,他們再度來到中國

2025-07-06 08:43:20央視新聞
“我最美好的願望是飛虎隊的旗幟能夠高高飄揚,並被太平洋兩岸的人民所銘記,因為它是兩個偉大民族無論在戰爭還是和平時期都能夠向共同目標邁進的象征。”

這是美國飛虎隊創始人和指揮官陳納德將軍回憶錄中的一句話。

在抗擊日本法西斯的鬥爭中,中美兩國人民同仇敵愾,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美國飛虎隊在中國戰場打擊日本侵略者留下了一段傳奇故事。

我們想要來幫助中國人民”

從1941年到1945年,美軍航空兵先後以誌願航空隊、駐華航空特遣隊、第14航空隊、中美空軍混合聯隊等形式參加了中國抗日戰爭。這些不同階段的美軍航空兵組織被統稱為飛虎隊

“鯊魚”→“飛虎”!80年了,他們再度來到中國

飛虎隊早期隊員主要由退役的美國飛行員和技術人員組成,他們以誌願者身份,跨越重洋、馳援中國軍民

飛虎隊老兵哈裏·莫耶是一名P-40戰鬥機飛行員,他回憶:“我們深知當時中國人民正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對日軍的殘暴愈發憤怒。我們更同情中國人民的遭遇,想要來幫助中國人民

1925年出生的飛虎隊老兵梅爾·麥克馬倫,是飛虎隊B-24轟炸機機炮手,他說,“到中國後,我立刻認識到這裏的人民應該受到尊重和敬仰。”

凶猛淩厲

是“鯊魚”,更是“飛虎”

1941年12月20日,飛虎隊抵達中國不久,便迎來了滇緬戰場上的首次空戰。日軍10架轟炸機撲向昆明,飛虎隊緊急出動P-40戰機迎敵。這些戰機機頭繪有鯊魚嘴,淩厲而醒目

最終,昆明民眾迎來了這場空戰振奮人心的勝利,飛虎隊以零損失擊落9架敵機。這是日軍空襲昆明以來,第一次遭受如此慘敗

滇緬抗戰史學者戈叔亞介紹,明人在慶功時見到“鯊魚”戰機血紅的牙齒圖案,因不少人未見過鯊魚,便稱其為“會飛的老虎”,覺得它凶猛厲害

“飛虎”被翻譯成英文後,陳納德和飛行員們都非常喜歡這個稱呼,就將展翅猛虎作為隊標。

“鯊魚”→“飛虎”!80年了,他們再度來到中國

飛虎隊不計代價援華

中國人民盡己所能支持

1942年,日軍占領緬甸,切斷了中國最後一條對外聯係的國際通道。為突破日軍封鎖,中美兩國航空人員開辟飛越喜馬拉雅山脈連通印度與中國昆明的“駝峰航線”,執行國際援華戰略物資運輸任務。

“駝峰航線”天氣多變,地形險峻複雜,再加上不時有日軍飛機攔截,因而成為當時世界上飛行難度最大、犧牲最慘重的航線之一。平均每兩天,就會有一架飛機損失

“鯊魚”→“飛虎”!80年了,他們再度來到中國

原飛虎隊護士艾瑪・簡回憶,當時部隊駐紮昆明,每次戰機出動時她都會數機數,返航後再數一遍,若發現少了一架,心就會揪緊。

上一頁1/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