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高考在即,名師、AI預測押題齊上陣……真的靠譜嗎(2)

2025-05-24 13:58:41央視新聞客戶端

江西省遂川中學教師袁媛告訴記者,不能把升學的希望寄托在這些所謂的“押題預測試卷”上。

袁媛:我們高中老師是不信所謂的“押題”的,每年高考的命題組都會設計一個“反押題”機製,而且,從往年的情況看,這些押題卷所謂的“押中”標準非常的寬泛,隻要涉及相同知識點都算押中了,說實話,知識點的話我們平時複習都會講到,信這個不如信自己和自己的老師。

除了各家機構推出的傳統“名師押題”,記者發現,近年來爆火的AI大模型,也陸續被不少商家引入“押題”陣容。

高三學生郭軒瑋說自己就曾購買過這類AI預測卷。

郭軒瑋我在使用過後,感覺AI押題其實都是比較通用的模板,根據往年高考題型製定的,而缺少了個性化的一些題目。

而在高三學生黃聖予看來,這些號稱利用AI預測的試卷,可以讓自己多練手,主要提供一種“考前感覺”。

黃聖予我覺得AI預測考題,不能說它完全沒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給我們帶來一定的信心。我們如果做AI預測考題,說不定真的會被它預測到某些題目。

考前預測,名師和AI齊上陣……他們真的靠譜嗎?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陳誌文表示,無論是名師還是AI,押題內容的背後,暗藏的都是商業套路。

陳誌文:我認為他們更多的是一種市場營銷,這些年高考在命題上講究平穩。舉個例子,(全國卷)數學第一道題往往是考集合,題型一定是選擇題,(類似於)已知集合A,給個條件,然後(讓考生)進行計算,這些年一直這樣考,唯一不知道的是它參數的變化。即便是在新高考地區,我們也有適應性測試,適應測試實際就告訴你高考要這樣考,我們對比一下適應性測試的考題,知識點和題型與正式考的知識點和題型是不會有太大區別的,變化的仍然是參數,包含一些題的切入角度。

上一頁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