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遭"封殺"震動教育界 在美留學生未來何去何從
2025-05-23 14:58:27央視新聞客戶端
當地時間5月22日,特朗普政府與哈佛大學的矛盾急劇惡化,美國國土安全部突然撤銷哈佛大學“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項目”(SEVP)認證,嚴禁該校招收國際學生,還要求現有國際學生轉學,否則將失去合法身份。
這一“封殺令”引發全球廣泛關注,也讓萬千國際學生的求學之路蒙上陰影:他們該何去何從?
美政府為何對哈佛“下狠手”?
美國政府此番舉動並非偶然。長期以來,特朗普政府與美國精英大學矛盾不斷,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猛烈抨擊美國大學是“左翼意識形態的堡壘”。此前,美國政府已對包括哈佛大學在內的60多所高校啟動審查並暫停聯邦撥款。
△4月12日,麻省劍橋有示威者集會,要求哈佛抵抗特朗普政府的要求。
今年3月起,美政府先後要求哈佛關閉“多元化、平等、包容”(DEI)項目、削弱管理人員權力、整改招生標準等,遭哈佛拒絕後凍結對其22億美元撥款及6000萬美元合同款。此次美國土安全部以哈佛大學“縱容反猶主義”“不配合調查”等為由,取消其“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項目”(SEVP)認證,徹底將雙方矛盾推至頂點。
美政府要求哈佛72小時內提交過去五年國際生抗議活動記錄,否則永久取消招生資格。哈佛怒斥此舉“非法”,但國際學生已麵臨轉學或失去簽證危機。
一石激起千層浪數千學生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