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加快"人造太陽"研發 記者探秘大科學裝置"誇父"(3)

2025-05-03 14:10:43央視新聞客戶端

“誇父”建設進入關鍵期預計年底全麵建成

目前“誇父”項目建設已經進入關鍵階段,預計將於2025年年底全麵建成。

總台央視記者褚爾嘉:聚變研究對於我們未來能源替代具有重要意義,而這裏的科研人員們多年來就一直在為此做著不懈努力。

目前在安徽合肥科學島的聚變堆園區裏,已經有部分聚變研究的大型科研設施建成,一部分則已經通過驗收。

加快"人造太陽"研發 記者探秘大科學裝置"誇父"

這座D形的裝置,它形狀酷似一個“橘子瓣”,這座大型裝置名字叫:聚變堆主機八分之一真空室及總體安裝平台,它是將於今年年底建成的聚變堆主機關鍵係統綜合研究設施“誇父”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座裝置的總高有20米,D形真空室的殼體高11米,主體部分采用的是超低碳不鏽鋼材料,總重達295噸。

加快"人造太陽"研發 記者探秘大科學裝置"誇父"

在今年3月份,這座裝置已經通過專家組驗收。目前,科研人員在這裏開展的主要是調試、集成等工作。那麼這麼炫酷的造型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科研人員介紹,之所以叫八分之一真空室,就是未來的聚變堆主機內部會有八個像這樣的裝置,圍成一個圓形的真空室。在這裏麵把原料氘和氚加熱到上億攝氏度的高溫,產生核聚變反應進行發電,可見這個裝置的重要性。它既要耐高溫,強度也要高。目前國際上隻有我們中國擁有這種大尺寸的類似裝置。

為了開展核聚變相關研究,實際上我國早已部署相關科研設施的建設。在合肥科學島,已經有大型科研裝置建成並投入運行,通過這些裝置,科研人員還取得了係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加快"人造太陽"研發 記者探秘大科學裝置"誇父"

例如,在距離我們這裏1公裏外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EAST。這座大科學裝置在2006年就已經建成。“人造太陽”就是一種模擬太陽內部核聚變反應過程的裝置,通過控製和維持高溫等離子體運行,實現聚變反應來釋放巨大的能量。多年來,科研人員一直在用它開展物理實驗。

上一頁3/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