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億票房背後:一場想象力消費(4)
2025-03-19 10:28:23北京網友說
這種古今混搭的視覺魔法,搞出了全新的中國風。觀眾看打鬥戲時,還能順便解鎖文物小知識,越看越自豪。就像導演餃子想要表達的就要讓年輕人覺得傳統文化比遊戲皮膚還帥!老故事加點科幻元素,果然比奶茶更對胃口。
《哪吒2》最會玩"留白"了,故事講到關鍵處突然刹車,留出想象空間讓觀眾自己接龍!比如哪吒怎麼從人人討厭的熊孩子變成英雄?電影偏不拍他哭哭啼啼的內心戲,隻給幾個畫麵:深更半夜獨自蹲屋頂看月亮,和敖丙在河邊偷偷聊天——就像考試最後大題隻寫個"解"字,後麵解題過程全讓你自己編。
這種"跳著講故事"的招數特聰明,觀眾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經曆的事情帶進去。受過委屈的人,看哪吒孤零零蹲屋頂就懂那種寂寞;被誤會過的人,看他和敖丙談心立馬想到自己化解矛盾的經曆。說白了,每個跳過的劇情都像是導演在問:"你覺得這裏該發生啥?"那些沒拍出來的細節,根本就是在喊:"快來當編劇,故事由你續寫!"
《哪吒2》超懂怎麼撩年輕人!電影裏塞滿了我們熟悉的梗和回憶。比如哪吒重塑身體時滿身裂痕的造型,打工人秒懂:"這不就是熬夜加班後的我?"直接照搬周星馳《功夫》的經典台詞"放開那個女孩",老粉看到直接笑噴。這些小心思就像導演和觀眾擊掌對暗號:"懂的都懂!"
說到底,《哪吒2》最厲害的是讓觀眾都成了編劇。每個人都能從神話故事裏看到自己的影子,就像網友說的:"導演挖坑,我們填土"。電影散場後,真正的故事才剛開始——有人腦補哪吒敖丙直播賣貨,有人想象他們改行當情感導師。好電影就是這樣的:銀幕暗了,你腦子裏的好戲才剛播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