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商家跑路等最新司法解釋為"預付式消費"去痛點(6)
2025-03-15 08:36:53央視新聞客戶端
北京市石景山區預付監管平台運維負責人程曉磊:平台上我們強製要求商戶在發卡的時候,填寫行業示範合同,寫清比如課時費是多少錢,餐飲卡是多少錢,贈送多少錢,包括退賠的責任,權、責、利寫得都很清楚。發布出來之後,這張卡就已經是帶著合同的卡了,消費者購卡的時候,也可以去先查看合同,查看合同沒有問題之後,再選擇購卡。
消費者可通過多種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除了構建完善的治理體係,專家也提醒消費者,辦理預付卡時,務必了解商家的經營狀況,並保留證據,避免產生糾紛後,因舉證困難而陷入被動。除了通過法律途徑,還可以通過多種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上海融力天聞律師事務所律師祝涵:第一個是自己直接找商家協商,在大多數情況下協商能解決大部分問題。如果商家不講道理,協商不成功,可以通過撥打12345市長熱線、12315消費者維權熱線、12348法律谘詢熱線,利用政府的力量來增加談判的籌碼。這次最高法的司法解釋,為消費者增加了很多強有力的法律武器,比如懲罰性賠償、舉證責任倒置等,都使得我們的維權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