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不降、麻藥不睡?藥監部門就集采藥品問題答問(2)
2025-02-09 15:34:43央視新聞客戶端
關於“麻醉藥不睡”的說法。接受調研的醫院麻醉科臨床醫生介紹,“醫院每個月平均2000多台手術,麻醉藥在集采前後用法用量沒有大的變化,誘導劑、鎮靜藥、肌鬆藥等各種類型的麻醉藥都沒有太大變化”。接受調研的一家醫院領導說:“我院不存在‘麻藥不睡’的問題”。當麵交流後,瑞金醫院迅速對第九批集采麻醉藥“丙泊酚乳狀注射液”的使用記錄進行回顧性比較,納入了2023年12月和2024年12月肝膽外科病區接受全身麻醉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從麻醉全過程看,原研藥與集采仿製藥平均麻醉藥用量無統計學差異。單獨看其中的麻醉誘導期(麻醉全過程的起始階段),集采仿製藥平均用量157毫克,原研藥平均用量146毫克(集采藥品和原研藥品每支含量均為200毫克)。在未發現“麻藥不睡”、人均丙泊酚總用量無差異的情況下,麻醉誘導期仿製藥人均用量略有增加,需收集更多數據分析研判。
關於“內鏡檢查腸道準備的瀉藥在臨床使用中經常有反映療效不佳”的說法。經了解,用於腸道準備的瀉藥主要是複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劑,此藥是第十批集采新納入的品種,2024年12月30日剛剛公布中選結果,目前尚處於落地執行前的準備階段,也就是說相關醫院和醫護人員尚未使用“集采後的瀉藥”。瑞金醫院及其他幾家醫院均反映,未收到臨床一線關於“瀉藥不瀉”的相關反饋。接受調研的某三甲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表示,“多年來做腸鏡準備的2種瀉藥都是國產藥,沒有變化,沒聽說過‘瀉藥不瀉’的情況”。
同時,對於臨床收集到的不良反應個例(既有原研藥,也有仿製藥),7家醫院均按規定報告了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渠道是暢通的。其中部分醫院還進一步提供了詳細報告情況,集采的仿製藥和原研藥不良反應均未超出藥品說明書和文獻報道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