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客”從何處來(3)

2024-11-08 11:10:05北京網友說

旅遊的“熱度”源自服務的“力度”。

近期,京郊鐵路懷密線成為北京新的打卡點,總客流量創新高。除了車窗外的美景,車內的人性化硬件設施更是深受好評。從為方便遊客賞景訂製的大號車窗,到Wi-Fi、充電插座、無障礙衛生間、嬰兒護理台、小桌板,甚至方便外國遊客的翻譯機,都應有盡有。

這樣的服務真誠、真摯,體現了對遊客的重視,滿足了遊客對高品質旅遊產品的需求,遊客自然會用真金白銀投下“讚成票”。

“客”去如何柳色新?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當假期結束、遊客踏上歸途,我們還要進一步思考,

文旅產業除了帶來短期經濟效益外,還能給當地帶來哪些長期效益?如何既考慮外來遊客的需求,又關心本地群眾的獲得感,將旅遊業發展帶來的公共服務、營商環境、人文關懷等紅利更持久地釋放出來?

旅遊一業興,市場百業旺。

事實上,旅遊業與鄉村振興、文化遺產保護、新基建、區域協調發展等宏觀戰略高度相關。

把文化旅遊業打造成支柱產業,微觀上能體現以人為本,中觀上可增強地區發展動力,宏觀上則有利於提升中國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軟實力。

2016年,因環保問題,傳承700多年的門頭溝明珠琉璃瓦廠麵臨關停。主管部門提出“琉璃重生”

計劃

,將琉璃燒製技藝與文創產品相結合。牽頭發改、科信、環保等部門,協調相關企業,對接故宮博物院,用好故宮的平台和影響力,推動明珠瓦廠改造後的文創園區建設、非遺研學、文旅體驗等落地,成功帶動了整個區域經濟轉型發展。

旅遊業是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

這些年來,通過發展旅遊讓“工業鏽帶”變身“文化秀帶”、旅遊業帶動鄉村振興等等成功案例不勝枚舉。當中國的文化旅遊業成長為支柱產業,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底氣會更足。

旅遊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好“遠方來客”,讓文旅流量湧動起來。

“客”從何處來

上一頁3/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