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國安部:起底美國情報機關網攻竊密的主要卑劣手段(2)

2023-09-20 10:32:54國家安全部

招數二:強製相關科技企業開後門配合

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通過《外國情報監視法》等法案強製在相關科技企業的設備、軟件、應用程序中植入後門,利用嵌入代碼、漏洞攻擊等方式,借助其全球性科技公司的影響力,實現對全球數據的監控和竊取。

2020年12月,美國位置數據公司X-Mode Social被曝光通過在應用程序內置軟件開發工具包獲取位置數據,並將數據賣給與美國軍方和情報部門關係密切的承包商。2022年4月,有美國軍事情報背景的“異常六號(Anomaly Six)”公司,被曝光將其內部跟蹤軟件開發包嵌入到眾多移動應用程序中,從而跟蹤全球數億部手機的位置數據和瀏覽信息,並將這些數據彙總出售給美國政府。

招數三:顛倒黑白賊喊捉賊

美國一邊大肆對全球各國開展網絡攻擊竊密,一邊花樣百出炮製各種版本的“安全報告”,將中國抹黑為“網絡威脅主體”,渲染炒作所謂“中國網絡竊密”問題,把“顛倒黑白”演繹得爐火純青。

國安部:起底美國情報機關網攻竊密的主要卑劣手段

眾所周知,美國長期憑借技術優勢對世界各國包括盟友進行大規模竊聽竊密,開展網絡竊密活動,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自2013年“棱鏡門”事件曝光以來,我國相關網絡安全機構多次在針對中國的網絡攻擊事件中發現美國的身影。近年來,美國加緊推進“前出狩獵”行動,其行動目標明確,俄羅斯、伊朗、中國和朝鮮是其主要目標。美國網絡司令部正成為一支遠征部隊,打著“前出狩獵”、主動防禦的幌子,對他國進行網絡攻擊和竊密。

但與此同時,美國卻極力把自己塑造成“網絡攻擊受害者”,打著“維護網絡安全”的旗號,鼓動、脅迫他國加入所謂“清潔網絡”計劃,企圖在國際網絡市場上清除中國企業。事實上,“清潔網絡”是假,打壓對手、維護霸權才是真。對此,我國官方多次敦促美方應深刻反省,停止針對全球的網絡攻擊竊密行徑,停止以各種虛假信息混淆視聽。

當前,網絡空間日益成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新戰場。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讓我們攜起手來,強化安全防範意識,提升安全防範能力,共同維護好網絡安全。

上一頁2/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