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五問醫保個人賬戶改革:“縮水”的錢去哪兒了?(2)

2023-02-15 07:59:00健康時報

根據《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製的指導意見》,門診共濟保障將覆蓋職工醫保全體參保人員,改革後,門診裏多發病、常見病等過去由個人賬戶直接支付的範圍,將納入醫保統籌基金報銷,報銷比例50%起步,此外,費用高、治療周期長的疾病門診費用也將逐步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範圍

同時,除了在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參保人可以持醫院外配處方,在定點零售藥店結算和購藥,符合規定的納入統籌基金的支付範圍,相應的定點零售藥店也將納入。

醫院醫保服務窗口。曹建雄攝

醫院醫保服務窗口。曹建雄攝

為何要在此時推行改革?

“我國的醫保體係建立於1998年,設立的初衷是醫療互助共濟,無論大病小病都能報銷。在過去沒有互聯網的年代,設立個人賬戶是為了減少小病小痛報銷的審核流程,有了個人賬戶,參保人遇到小病小痛就可以拿著醫保卡自行支付,無需再走審核流程,而與之對應的,則是門診疾病不納入報銷範圍,因為個人賬戶就是用來支付這部分費用的。”張曉告訴記者。

據《2021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1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險累計結存36156.30億元,其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結餘為11753.98億元,占了全國基本醫保累計結存總額的32.5%,且呈現每年遞增的趨勢。

五問醫保個人賬戶改革:“縮水”的錢去哪兒了?

上一頁2/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