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3-04-12 11:38:43中華網娛樂綜合
民科是可以理解成民間科學愛好者 ,指那些遊離於科學共同體之外而熱衷於科學研究的人員。有些置身於科學共同體之中,但從事一些並未列入科研計劃的個人興趣研究課題的人。

民科的定義:
1、遊離於科學共同體之外而熱衷於科學研究的人員。
2、在非國立科研機構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
3、置身於科學共同體之中,但從事一些並未列入科研計劃的個人興趣研究課題的人。
4、沒有接受過係統的科學訓練,也不精通相關領域的科學理論,更沒有國家的科研經費支持,但卻對科學研究有濃厚的興趣,敢於提出或解決某個重大科學問題的科學愛好者。
5、或者希望一舉解決某個重大的科學問題,或者試圖推翻某個著名的科學理論,或者致力於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係,但是他們卻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學共同體的基本範式,與科學共同體不能達成基本的交流的科學愛好者。
民科的形成原因:
民科的出現也與“大躍進”思潮、1980年代中國官方對於科學家的宣傳和重視,等曆史因素有關。
1980年代以前的主流意識形態一直強化著這樣一種價值觀念:一個人要有遠大的理想(比如為國爭光,為人類造福等等),為此,個人的物質生活乃至生命都是可以並且應該犧牲的,是謂獻身。當不足以犧牲生命時,就強調對物質生活的犧牲——“苦行”。在這種語境中,苦行與犧牲都具有很高的意識形態價值。反過來,苦行與犧牲的決心與程度,又成為其衡量精神和理想是否純粹的標誌。民間科學愛好者的理想主義姿態與這種語境正相一致。同時,這種“爭光理想”與某些傳統思想,如孟子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民間之“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在表現形式上並無二致。因而民間科學愛好者的理想主義表觀下,也可能潛藏著某種功利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