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上新”,西太平洋戰略格局將被重塑(2)
但這種方式對艦載機限製比較多——如果艦載機自身過重,還是很難飛起來。
而電磁彈射不需要考慮這些。電磁彈射係統可以提供彈射推力,讓艦載機實現“滿油滿彈”起飛。
“滿油”,意味著作戰半徑更遠、留空時間更長,“滿彈”,則意味著更強的打擊威力。
軍事專家張軍社告訴譚主,結合艦載機和導彈的射程來算,福建艦航母作戰群的作戰半徑可極大拓展。這個距離將使中國海軍擁有遠海綜合攻防能力,其作戰半徑可覆蓋西太平洋第二島鏈。
福建艦
其次,電磁彈射係統的響應速度很快,從冷啟動到準備就緒隻需15分鍾。
這極大提升了艦載機的出動效率,航母可以在盡量短的時間內放飛盡可能多的艦載機,轉入高強度作戰的“全甲板放飛”模式。
也就是說,航母搭載的飛機,都能在較短時間內,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戰鬥力。隻有實現這個過程,航母才真正能夠稱得上是整個編隊的核心。
而這樣的航母,在遠洋任務中更具威懾力。這也意味著,未來,中國航母編隊不僅會在台海、南海執行近海任務,同樣也可以出現在印度洋、地中海甚至更遠的海域,為中國海外利益提供戰略保障。
第二大看點,是彈射型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機型變多,提升了體係化作戰能力。
電磁彈射,可以精準調節彈射角度和力度,因此,戰鬥機、無人機等機型,都可以采用電磁彈射的方式起飛。
這樣一來,同一艘航母上就能迅速起降戰鬥機、預警機、無人機等幾乎所有的核心艦載機。而多種機型配合,也極大提升了航母的體係化作戰能力。
什麼是體係化作戰能力?
還記得幾個月前的印巴空戰嗎?雙方都是超視距作戰,在這樣的情況下,更優秀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戰場探測能力以及打擊範圍更遠的導彈,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空戰的勝負。
而這些能力加在一起,就是體係化作戰。說得更直白點,就是:
看得見,知道你在哪,知道你出動了什麼武器,知道你的兵力部署;
藏得住,能夠不被敵方發現,或者讓敵方發現假目標;
打得準,這個打得準,不僅涉及打擊範圍,同時也涉及打擊精度,海陸空需要做到信息實時共享,各自分工,按照最科學、最高效的方式完成打擊。
軍事專家張軍社告訴譚主,此次搭配上艦的空警-600固定翼預警機、殲-35隱身戰鬥機等艦載機,將使福建艦對空、對海、對地打擊的綜合作戰能力有質的提升。
我們先說空警-600。作為航母的“千裏眼”,相比於此前航母編隊常用的直-18預警直升機來說,空警-600的雷達探測距離更遠,留空時間更長。
空警-600艦載預警機在海軍福建艦電磁彈射起飛前,放飛小組在引導戰機彈射入位
它不僅能更早發現目標,還可以充當“海上移動空中指揮所”——它可以為整個編隊提供廣域態勢感知,從根本上提升航母編隊的協同作戰效率。
殲-35隱身戰鬥機,具有隱身製空等特點,能夠先敵發現、先敵攻擊,為後續攻擊機群打開更大的空域,讓己方的飛機更為安全。
殲-35艦載戰鬥機在海軍福建艦電磁彈射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