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對等關稅”能讓美國實現“逆差清零”嗎?(4)

2025-04-15 08:00:48環球網

東豔分析說,自1995年至今大約30年裏,美國自亞洲的進口額一直占總進口額的四成以上,表現穩定,隻是進口來源國不斷變化。從日本轉移到中國,然後又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擴展,這也說明了美國產業結構升級到一定程度後,進出口已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想逆轉這種格局並不現實。

那麼,關稅在減少美國貿易逆差方麵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卡托研究所的文章認為,貿易逆差並非僅由關稅等貿易政策驅動,而是由一個國家整體的儲蓄和支出水平驅動的。國家收入由投資、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及出口創造,這些收入要麼用於消費或投資,要麼用於儲蓄。總體來說,支出超過儲蓄的國家進口額會超過出口額,即出現貿易逆差。美國經濟低儲蓄、高消費的特征使得該國儲蓄長期低於投資,因此不得不通過貿易逆差形式大量利用外國儲蓄。

也就是說,如果美國想改變貿易逆差現狀,僅依賴關稅政策是不夠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莫裏斯·奧布斯特費爾德分析稱,美國提高關稅所帶來的影響並不明確,盡管關稅會減少進口,同時也會減少出口。因為進口減少會帶來美元走強,加之其他國家對美國采取反製措施,美國的商品和服務在國外會變得更加昂貴。奧布斯特費爾德還警告稱,如果關稅沒能縮小貿易逆差,可能反而會對美聯儲施加更大的政治壓力,迫使其通過降低利率來削弱美元,從而使美國商品在國外變得更便宜。但他表示:“除非美國經濟進入衰退,否則現在大幅降息將會導致通貨膨脹。”

卡托研究所的文章也稱:“除非美國經濟衰退或世界拋棄美元,否則美政府縮小逆差的努力將會失敗。政府需要理順其財政狀況或者從根本上改變美國人的儲蓄和投資決策。”一些美國經濟學家在接受美媒采訪時也表示,即便關稅最終確實減少了整體貿易逆差,那也很可能是因為它拖垮了美國經濟,或者動搖了國際投資者對美元及其市場的信心,從而迫使資本逃離美國。

上一頁4/6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