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科考“破冰者”打造了多少中國奇跡?(2)
2025-02-20 10:19:27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
每每說起當年的建站曆程,親曆者感慨萬千,後來者也備受鼓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考察站管理中心副主任丁海濤介紹,1984年底到1985年初,我國第一支南極考察隊在沒有任何極地考察經驗的情況下,遠渡萬裏重洋,到達西南極喬治王島海域預定地點,經曆冰海中卸貨、暴風雪襲擊等一係列艱難險阻後,終於讓我國首個南極考察站順利落成。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考察站管理中心副主任丁海濤:剛到喬治王島的時候,物資轉運到陸地上,必須搭建臨時碼頭。當時不像現在有各種各樣的機械裝備,他們就直接把身體浸泡在海水裏麵,確保剛剛壘好的碼頭,不會受海浪的侵蝕。為了建站,這些隊員可能連生命都不顧了。
長城站,為什麼要建在南極洲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南部呢?丁海濤表示,這裏處於南緯62°左右的亞南極區域,對於當時的中國而言,是一個“可以觸達”的區域。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考察站管理中心副主任丁海濤:長城站的位置就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建站的地方,從生態學的角度也極具研究價值。長城站這個區域屬於亞南極的海洋性氣候,地處西風帶的邊緣,季節之間溫度變化較小。菲爾德斯半島這個區域具有低溫、多降水、大風的凍原生境特點,植被主要是地衣、苔蘚、藻類等先鋒植物,每年有大量的動物,比如說企鵝、海豹、海獅,還有各種海鳥在這繁殖。2000年9月,長城站被列為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試點站),2006年11月正式納入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序列,全稱是“南極長城極地生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