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他們揮了揮手,和我們說了再見……(2)

2025-02-11 10:37:19央視新聞客戶端

彭士祿

“那麼多數據就是這樣

沒日沒夜算出來的”

彭士祿長期從事核動力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為我國核動力領域作出重要貢獻。

在設計研製核潛艇時,國家經濟困難,人才奇缺,但彭士祿和同事們士氣高昂。彭士祿曾回憶道:“困難時期我們都是吃著窩窩頭搞核潛艇,有時甚至連窩窩頭都吃不飽,糧食不夠,挖野菜、白菜根吃……那時沒有電腦就拉計算尺、敲算盤。那麼多的數據就是這樣沒日沒夜算出來的。”

在自述中,他寫道:“也許因是屬‘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強勁精神,不做則已,一做到底。如活著能熱愛祖國、忠於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

△彭士祿在工作

△彭士祿在工作

黃緯祿

“假如有來生

我還要搞導彈”

1982年10月12日,中國自主研製的潛地固體戰略導彈“巨浪一號”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水下發射核導彈能力的國家。成功的背後有一個人功不可沒,他就是“巨浪一號”總設計師、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元勳黃緯祿。

1970年3月,黃緯祿被任命為我國固體潛地導彈“巨浪一號”的技術總負責人,他帶領研製團隊反複進行潛艇模擬彈落水試驗。女兒黃道群回憶:“那個時候大家加班,晚上有的人畫著圖,能夠餓到昏過去。父親的體重整整掉了11公斤,僅僅幾個月的時間。”

上一頁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