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一次可滿足一個中小城市5小時用電 "能儲一號"(2)
壓縮空氣儲能原理揭秘
下麵通過一個片子來了解壓縮空氣儲能的運行原理。
大家好,我是“能儲一號”空氣分子,邀您一起開啟“能儲一號”——世界首台(套)300兆瓦壓氣儲能探秘之旅!
電力過剩時,我和夥伴們一擁而上,湧入多級壓縮機係統接受壓力考驗。我身體的壓力驟增至大氣壓的百倍,溫度上升到近兩百攝氏度。然而,這些挑戰並未讓我退縮。在儲換熱係統的幫助下,我成功“退熱”,並將熱能轉移存儲至高壓熱水球罐中。此時我成功蛻變為高壓空氣,並進入一個容積達70萬立方米、約相當於260個標準遊泳池大小的地下鹽穴中,蓄勢待發。當用電高峰來臨,儲熱罐儲存的熱能重新注入我的體內,我的體積迅速膨脹,渾身充滿力量的我,像大力士一樣推動膨脹機葉片高速旋轉,使發電機產生源源不斷的電能,最終通過電網點亮萬家燈火。
300兆瓦壓氣儲能如何點亮萬家燈火?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是近年來一種新興的大規模儲能技術,也是目前除了抽水蓄能之外,成熟的大規模物理儲能技術之一。作為世界首座300兆瓦級全容量並網發電的壓氣儲能電站,有哪些特點和創新?一起跟隨總台央視記者去現場探訪。
“能儲一號”所在的湖北應城,是全國井礦鹽主產區,地下鹽穴溶腔容積達4000餘萬立方米。“能儲一號”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人知道這裏出鹽,但很少有人知道,鹽開采利用後形成的空腔資源也可以“變廢為寶”。
中國能建首席專家萬明忠:原來不搞發電的話還要把它填滿,現在下麵在采鹽,上麵在建電場,鹽采完了,就直接建個電廠了。
“能儲一號”地下儲氣空間達70萬立方米,相當於260個標準遊泳池。在地下近千米深處,如此大的空間裏,要確保空氣壓得進、儲得住,同時還要解決鹽鹵對設備的腐蝕問題,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中國能建數科集團副總經理李峻:我們采用的是高位注氣、低位排鹵的技術,這是國內最大口徑的注采井,填補了國內注采井口徑的空白,在壓縮空氣儲能領域,素有“地下決定成敗,地上決定好壞”的說法。地上的設施的建設也不簡單。
中國能建首席專家萬明忠:這是四台壓縮機,要把空氣壓縮注到地下去。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根據300兆壓縮空氣儲能量身定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