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換總理 馬克龍豪賭提前選舉終陷“跛腳”困局(2)
2024-12-06 11:32:43央視新聞客戶端
10月,巴尼耶公布2025財政年度預算草案,擬開源節流600億歐元,旨在減少財政赤字。勒龐領導的國民聯盟反對預算部分內容,並提出調整要求。勒龐認為,巴尼耶沒有對他們提出的需求作出足夠讓步。
據報道,巴尼耶政府此前已就預算草案作出讓步,宣布放棄提高電力稅的計劃,但國民聯盟提出多項調整要求,包括根據通貨膨脹率提高養老金、削減對歐盟預算貢獻等。
10月10日,巴尼耶在部長會議上公布2025年預算草案,計劃減少財政支出400億歐元,同時增加財政收入近200億歐元。他表示,政府計劃2025年將財政赤字降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並在2029年進一步降至3%。
截至今年6月底,法國公共債務已占GDP的112%。2024年,法國財政赤字預計將達GDP的6.1%。法國預算和公共賬目部長洛朗·聖-馬丁表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2025年法國財政赤字將升至GDP的7%。
法國總理為何頻繁換人?
法國的政治困境始於今年6月。此前由於法國執政黨複興黨在6月初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慘敗,馬克龍隨即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舉行新一屆國民議會選舉。
外界分析,馬克龍欲借提前選舉重振主流政黨聲威、阻遏國民聯盟為代表的極右翼力量迅速上升的勢頭。此舉也被外界認為是一場“政治豪賭”。
執政黨贏了阻擊輸了第一
法國內政部7月8日公布數據,7日舉行的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中,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得票數最多,緊隨其後的是執政黨聯盟,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