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電動汽車的“退役”電池,如何有效回收利用?(3)

2024-11-21 08:15:50央視新聞客戶端

根據《報告》,正是基於新能源電池回收行業這片藍海,發達國家已將鋰電池回收視為維護國家關鍵礦產資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並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麵進行部署。

但是相比之下,我國尚未出台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專有的法律法規,在戰略規劃、法律框架、責任落實及監管力度等方麵與歐美存在較大差異,企業的碳排放管理仍處於初級階段;現行的廢舊電池標準體係尚未能全麵覆蓋全產業鏈各環節;對於回收利用率、環保安全、產品質量以及碳足跡核算等關鍵要素,缺少協調統一、權威性高、約束力強的國家或行業標準,也缺乏標準落地執行的監督機製。贛州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斌介紹,產品出口及域外回收存在阻礙。

李斌:中國的動力電池大部分還是在國內,也有部分出口,但是在現行的國際體係下,要回到中國來還是有一定難度。國內的法律法規也還沒有確定,海外的東西如果回來,這個標準我們也還在等待國家最後的審核,這是國內法律法規的完善。

技術裝備方麵,我國鋰電池回收專利申請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或地區,技術能力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破碎分選、濕法冶煉等再生利用技術日趨成熟,鎳鈷的回收率可達到98%以上,鋰的回收率也可達到90%。但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過程複雜、環節多,我國全產業鏈的綠色低碳發展仍麵臨較大壓力。與此同時,我國閉環回收體係尚未健全,廢舊電池運輸及流通監管難亟待破解。

廈門某股份有限公司鋰電循環業務總監祝小明表示,構建電池的一個閉環回收網絡,這樣與使電池廠車廠材料廠,包括回收企業,還有一些拆車企業形成一個產業鏈的閉環,最終使再生料的比例逐漸提升,可能在未來生產電池就不需要再開礦了,全部使用循環的材料,這樣確保產業是一個低碳循環的產業。

上一頁3/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