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賦能產科平穩運行,國家醫保局整合產科類價格項目(2)

2024-06-15 22:30:20中國青年報

從一線調研的情況來看,目前臨床實踐希望更好體現產科醫療技術勞務價值。

一段時間以來,公立醫療機構產科突出體現公益屬性,調研發現,醫務人員反映產科類服務項目價格水平總體偏低,技術勞務價值缺乏充分體現。國家醫保局對此表示,這是過去按成本定價的傳統模式留下的客觀問題,產科類服務項目多以人力投入為主,設備投入等成本占比不高,如果按成本定價的邏輯,產科類服務項目定價存在被低估的情況,在醫療機構內部收入和分配中產科也處於相對弱勢地位。

以普通順產接生為例,三甲醫療機構收取的總費用(不含分娩鎮痛)大多數約2000元—4000元,其中接生的核心術式約為600元—800元。一些網友經曆過生育後也認為價格是低的,近年隨著產科服務量大幅減少,價格矛盾逐步凸顯出來。因此,需要適當跳出成本定價思維,以服務產出質量為基礎,構建更好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價格項目,以促進產科平穩運行發展。

《指南》中國家醫保局回應:我們充分尊重臨床實際,按照各方意見對技術勞務價值高、風險程度大的複雜情況和複雜操作,進行單獨立項或加收項,體現技術難度差異。以“陰道分娩”為例,根據複雜程度分別設立“陰道分娩(常規)”和“陰道分娩(複雜)”,將瘢痕子宮、巨大兒、胎兒臀位、肩難產等分娩難度及風險大的情況列為“陰道分娩(複雜)”。

同時,《指南》統一計價單位,將“胎心監測”“陰道分娩”“羊膜腔穿刺”等可能涉及多胎的項目,計價單位一律明確為“胎/次”,從價格項目層麵統一引導地方醫保部門關注產科醫務人員勞務價值。

適應產婦多元化醫療服務需求

調研還發現,醫療機構希望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以分娩鎮痛為例,實踐中,一些地方按照原來的椎管麻醉項目收費,醫療機構因無獨立的價格項目,減少了提供分娩鎮痛的積極性;一些地方則是因麻醉醫生數量有限,無法提供服務,不能很好地滿足產婦對此類生育醫療服務的需求。

上一頁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