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20年 “京劇電影工程”展映暨《滿江紅》《紅鬃烈馬》首映在京舉辦(4)
首映禮上,主演於魁智、李勝素等登台與觀眾分享了影片的精彩幕後,他們既分享了京劇電影拍攝與舞台表演不同,也講述拍攝電影對京劇表演的啟發:“舞台藝術是放大的,電影則是更自然、接近生活的表達,把握兩者之間的平衡,對我們以後的京劇表演也非常有幫助。”複排改編張永和雖未出席,但寄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他在信中寫道,“嶽飛的所作所為,是‘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人。《滿江紅》拍成京劇電影後,更加拉近了與時代的距離,使京劇電影《滿江紅》成為一部弘揚正能量,唱響主旋律的好影片!”影片在映後獲得觀眾熱烈反響,有年輕觀眾表示:“沒想到京劇電影可以這麼震撼,嶽飛慷慨激昂的唱段讓我熱淚盈眶,點燃我心中的濃烈的家國情懷”“京劇與電影的結合,讓我們青年一代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京劇藝術,了解京劇文化。而嶽飛精忠報國的精神內核,通過電影鏡頭語言實現了跨時代共鳴。”
圖注:京劇電影《滿江紅》主演於魁智、李勝素幕後分享
在京劇電影《紅鬃烈馬》首映禮上,“京劇電影工程”藝指專家、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電影導演蕭鋒等11位主創嘉賓見證首映禮,其中影片藝指專家、舞台版導演趙景勃,以及主演杜鎮傑、張慧芳、魏海敏、倪茂才、侯丹梅、趙葆秀圍繞影片的主旨思想、拍攝幕後,與觀眾進行了深入交流。《紅鬃烈馬》講述了唐丞相王允之女王寶釧拋球選婿,球中薛平貴,在排除父親阻攔後與薛平貴結為夫妻,並對愛情婚姻忠貞不渝,苦守寒窯,在經曆一係列困苦後終於獲得幸福的故事。中國古代女子正義、堅韌、聰慧的美好品質,經由電影技術的渲染與表達,更顯生動,京劇藝術對中國傳統精神的傳承與演繹也深深打動了現場觀眾,“通過電影技術的加持、京劇演員的細膩表演,王寶釧對愛情的忠貞不渝被刻畫得入木三分。”“幾位主演的對手戲精彩紛呈,在唱念做打間韻味無窮,更是見識到了京劇藝術通過光影講述傳統故事的非凡魅力。”
圖注:京劇電影《紅鬃烈馬》首映啟動儀式
《紅鬃烈馬》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了各種大膽創新,在拍攝中既保留了京劇的韻味,又適應了電影的表現手法,藝指專家、舞台版導演趙景勃認為京劇電影就是用現代的光影來記錄京劇的經典,用最美好的視聽托舉當代藝術家的最佳表演狀態。主演杜鎮傑表示能參與“京劇電影工程”的拍攝,深感榮幸,“我在拍電影的時候,一直囑咐自己一定要傾盡自己的所學,把京劇藝術的魅力記錄下來。”而主演張慧芳則分享表示,“電影記錄的京劇程式化表演、手眼法步、唱念做打,是戲曲獨有的表現方式,這是作為一個京劇演員需要傳承的。”主演倪茂才則認為:“在AI時代,將京劇藝術以數字化形式保留,這是我們作為京劇人的一種驕傲,也是我們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種新的體現和表現手法。”主演侯丹梅則感謝了眾多拍攝時的幕後工作人員,“他們為京劇電影的孵化做了大量的工作,每一個老師都特別嚴謹,對我的表演也從頭到尾一點點摳細節,所以參與拍攝我特別幸運。”而針對影片的拍攝中的細節,主演趙葆秀最後分享道:“京劇電影《紅鬃烈馬》涉及到了許多京劇流派,這也是一種寶貴的傳承,‘京劇電影工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圖注:京劇電影《紅鬃烈馬》主創幕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