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經典常談》入選人教版八年級《語文》(2)
他用《說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書第三》《詩經第四》《三禮第五》《春秋三傳第六》《四書第七》《戰國策第八》《史記漢書第九》《諸子第十》《辭賦第十一》《詩第十二》以及《文第十三》等十三篇,通俗流暢、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與曆史脈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經典。
在這本書裏,他盡量用接地氣的方式解讀,讓大家讀起來親切自然,熟悉易懂。
他對每一篇都有概括,做到知識上簡潔精辟,例如,《說文解字》:文字可以增進人的能力,也可以增進人的巧詐。倉頡泄漏了天機,卻將人教壞了。所以他造字的時候,“天雨粟,鬼夜哭”;《尚書》:中國最古的記言的曆史。“尚”,“上”也,《尚書》據說就是“上古帝王的書”;《春秋》:“春秋”是古代記事史書的通稱。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舉行,所以記事的書用這個名字。
同時,他的文字更通俗流暢,以書中解讀《春秋》為例,“西狩獲麟”的原文其實很簡短:
魯哀公十四年西狩,薪者獲麟,擊之,傷其左足。將以示孔子。孔子道與相逢見,俯而泣,抱麟曰:“爾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麵,乃歌曰:“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
而朱自清在本書中,寫到孔子見麟而泣的故事時,以讀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解讀:
魯哀公十四年,魯西有獵戶打著一隻從沒有見過的獨角怪獸,想著定是個不祥的東西,將它扔了。這個新聞傳到了孔子那裏,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說,“這是麟啊。為誰來的呢!幹什麼來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說著流下淚來,趕忙將袖子去擦,淚點兒卻已滴到衣襟上。原來麟是個仁獸,是個祥瑞的東西;聖帝、明王在位,天下太平,它才會來,不然是不會來的。可是那時代那有聖帝、明王?天下正亂紛紛的,麟來的真不是時候,所以讓獵戶打死,它算是倒了運了。
朱自清在《經典常談》的序言裏,曾表達過他的一個心願,他希望“讀者能把它當作一隻船,航到經典的海裏去。”
葉聖陶在讀完《經典常談》後說:“因為這本書的引導,去接觸古書,就像預先看熟了地圖跟地理誌,雖然到的是個新地方,卻能頭頭是道。”
果麥經典版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以《現代漢語詞典》為標準,對部分內容適當修訂,使其符合現代語文規範。此外,還特別加入了圖解和注釋,並附錄20853字《唐詩三百首》解析,更適合青少年讀者閱讀。
果麥版加入了圖解和注釋
與此同時,果麥經典版還得到了“親近母語研究院”的全書審讀與推薦,獲得戴建業教授、哈佛耶魯“學習高手”李柘遠、北大劉嘉森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