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空天信息產業如何飛出新高度?(4)
2024年起,與山東科技大學等高校,在信息與通信工程、軟件工程、電子信息等七個學科領域已開展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
預計,明後年將迎來首屆本科生。目前,學校已與中國科學院空天院共建衛星製造、量子通信等9個實驗室。
在重慶,職業教育正成為空天信息產業人才的“孵化器”。對接空天信息產業需求,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近三年專業動態調整率達到15%,新增了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航天裝備精密製造技術等專業,申請增補了衛星互聯網、航天器數字化工藝設計等與航天和地方產業同頻發展的專業。同時,圍繞衛星總體裝配、航天電子儀器儀表裝配等12個航天核心崗位,學校還與重慶航天火箭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展開校企合作,根據企業一線真實崗位需求,構建學生的能力圖譜。
聚才成鏈逐夢空天
空天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衛星及應用、空天新材料、低空經濟等領域巨大的人才需求,正在推動高等教育體係變革。
北京郵電大學,正與華為共建空天地一體化通信實驗環境,搭建起校企協同平台。
西北工業大學實施了“總師型”人才培養計劃,讓學生參與到空天信息相關國家專項課題中,加速成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則成立了未來空天技術學院,由探月工程總設計師領銜,在真實項目中進行本碩博貫通培養。
在教育部發布的《2025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申報材料公示》中,全國有120所高校申報了“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
在這場“向天空要發展”的競逐中,高校正以強大的人才之力為空天信息產業提供核心引擎。空天信息產業是未來產業的典型代表,具有顯著戰略性、引領性、顛覆性,是引領科技進步、帶動產業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選擇。
我國空天信息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哪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肥創新研究院院長馮文全分析,我國空天信息產業未來發展關注下麵幾個方向↓
01、加快衛星互聯網建設
我國對衛星星座的組網,正在加快全球覆蓋和高速的數據傳輸,推動衛星通信和未來的6G融合,來提升在邊遠地區,包括海洋上的網絡覆蓋能力。
02、北鬥導航係統升級
北鬥導航係統已經組網並提供服務,下一步還要繼續支持它的關鍵技術攻關,進一步提升定位精度和智能化水平。在交通、物流、農業、應急救援這些領域進一步拓展北鬥導航係統的應用。
03、遙感技術應用拓展
繼續支持分辨率的提高和數據處理能力,使得我們高分係列的衛星在自然資源領域、環境監測、農業管理等領域,推動遙感數據與人工智能相結合。
04、大力發展商業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