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離職受訪惹官司,這些間諜套路不得不防(2)

2025-08-09 09:16:52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選擇敏感性強。此類商業間諜行為通常在企業經營的關鍵節點出現,尤其在企業產品換代、遭遇製裁、訂單暴增或驟減等時機。例如上述案例中,在該企業被某國納入製裁清單前,與其相關的有償谘詢需求顯著增加,背後實則是境外勢力為精準製定製裁措施而進行的搜情行為。

——行為手段隱蔽性強。背景複雜的境外谘詢公司在接到搜情要求後,通常以指示在華子公司開展業務、層層轉包委托國內谘詢公司等隱蔽手段搜集敏感信息。在谘詢過程中,大多包裝為專家、學者訪談交流等形式,以降低受谘詢方的戒備心。

——谘詢方式誘導性強。谘詢方式上,提問往往由表及裏,以周邊問題為切入點,試探受谘詢方對公司生產經營的了解程度。內容設置往往由淺入深,層層誘導,以非敏感問題為起始點,逐漸誘導套取目標企業重要敏感信息。

離職受訪惹官司,這些間諜套路不得不防

國家安全機關提示

不管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手段如何花樣百出、隱蔽細膩,都繞不開獲取涉密敏感信息或要求目標人員協助實施危害我國家安全行為的最終目的。一旦察覺境外人員對有關工作崗位、內部信息、項目進度等敏感情況有著異乎常人的興趣時,一定提高警惕、堅持原則、當機立斷,不給“惡意采訪”可乘之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之一規定,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商業秘密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第四條規定,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實施或者指使、資助他人實施,或者境內外機構、組織、個人與其相勾結實施的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活動,屬於間諜行為。

相關人員如遇以“專業訪談”“有償谘詢”等為名要求搜集提供涉密敏感信息的可疑情況,應及時通過12339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網絡舉報平台(www.12339.gov.cn)、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舉報受理渠道或直接向當地國家安全機關進行舉報。

(總台央視記者王莉)

上一頁2/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