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會談“超預期突破” 關鍵是什麼?(3)
這次會談包括聲明,充分說明了中美關係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的本質特征。充分說明中美兩國隻要能夠通過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則進行有效對話,就能夠共同解決一些對各自、對世界都有利的問題,能做到一些對各自、對世界都有利的一些大事。這是個客觀的事實,中美雙方在這次會談當中做到了,未來也期待能夠繼續延續下去。
張建平:小額包裹關稅下降
中國跨境電商壓力也隨之下降
受益的是美消費者
據美國白宮網站公布的信息,為了響應中美貿易共識,調整4月2日相關行政令中規定的價值低於800美元小額包裹的從價關稅稅率,將其從120%降低至54%。
這對於中美的跨境電商,包括普通消費者會有什麼影響?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
應該說直接的壓力大幅下降了,而且這是一個剛剛出來的最新政策。但是不管怎麼說,還是有54%關稅的上升。
這個政策沒有出來之前,我注意到中國現在有兩家頂尖的往美國銷售商品的跨境電商,其實他們已經漲價了。跨境電商上麵的商品其實是激烈的市場競爭,盈利空間都是非常有限的。美國加征關稅,對不起,我隻能把這些成本都加上去,你美國的消費者就得直接去承擔。所以有很多美國消費者抱怨說,價格有的可能已經漲了三倍、兩倍,對於美國很多中產或者低收入階層都是很難接受的。現在關稅一下子降低了一半以上,我們的跨境電商平台成本壓力會變小,而美國那頭的消費者也會受益。
另外一方麵,美國自己也有頂尖的跨境電商平台,他們70%以上銷售的商品,電子產品、服裝產品、日用生活產品等基本上都靠中國來供貨,因為中國供的這些產品性價比好、物美價優,而且供貨效率是很高的。一開始有美國跨境電商平台要求中國的生產廠家降價,我們也有很多廠家堅決不降價,現在有了這樣的政策調整,彼此的壓力都能減少。
但是我提醒一句,美國海關處理海量小包裹的能力,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其實前階段已經發生了海關擁堵現象,今後能處理到什麼程度,我們也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