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先生最新劇作《鱷魚》即將問世(2)
《戲劇藝術》雜誌主編楊揚表示:“央華戲劇把莫言的《鱷魚》搬上舞台是非常有眼光的。在世界戲劇史上有像契科夫這樣的小說家,在中國的戲劇舞台上有像老舍這樣的小說家,莫言先生進入戲劇領域對我們的戲劇來說是一個巨大的促進作用!”
上海戲劇學院戲文係主任陳軍表示:“莫言的戲劇保留了他的小說美學的特點、優長、經驗和智慧,我很期待莫言老師小說和戲劇能夠雙峰並峙。《鱷魚》的劇本有豐富的人學價值,飽含救贖、懺悔與援助。戲劇的生命有兩個:文學與舞台,我期望《鱷魚》能夠產生疊加的生命和效應。”
上海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子表示:“《鱷魚》以反麵人物作為主角,在同類題材話劇當中寥寥無幾。作品是一個去探討人性深度和去深描人性中複雜的灰色的劇作,打破了觀眾對這些反麵人物的預設,同時帶給觀眾新鮮感、差異感和審美的衝擊力。”
著名劇作家,文藝評論家李靜李靜表示:“這個劇本非常好看,場景單一、人物眾多,潛藏的故事非常豐富,莫言老師對每一個人物都心懷著愛和悲憫來處理他們所有的善和惡。‘鱷魚’有一個極強的輻射力和象征性,人最初想把它作為玩物來控製、飼養,但是最後其實它是人所無法駕馭的,就如同人的欲望。”
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張清華表示:“這是一部集傳統和現代於一爐,集悲劇和喜劇於一爐,集莊嚴與詼諧於一爐,集現實與魔幻於一爐的作品,可以說它貫通了從莎士比亞的偉大戲劇傳統一直到奧尼爾現代主義戲劇的表現方式。在人性的複雜性方麵可以說開創了新文學以來最具有複雜意味的一個戲劇人物。”
作家賈行家表示:“我讀《鱷魚》的時候感覺到莫言老師以他對現實的穿透力,提供了一種解釋力。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似乎是係統性的、有組織性的沒有愛的世界上,莫言老師以他強大的力量呈現了這一點,讓我們發現在這個沒有愛的世界裏仍然可以在文學的方式和戲劇的方式裏得到某種救贖。”
兩岸三地明星雲集 共同打造中國戲劇新經典
為了更好的打造這部年度大戲《鱷魚》,央華戲劇特別邀請到眾多資深表演藝術家參與到該劇之中,星光熠熠的演員陣容彙集了兩岸三地人們耳熟能詳的多位大咖。他們也與現場及線上的觀眾們分享了即將參與到這部最新劇作中的真情實感。
中國台灣著名演員趙文瑄將在劇中飾演男主角“單無憚”,他說道:“我覺得我所實驗的這個角色很有天賦、才華與誌氣,但是他犯了一個跟我們的祖先亞當、夏娃一樣的錯誤,他沒有經得起誘惑,最後被欲望反噬了,我現在這個年紀來演這個戲,我覺得我是能夠體會的。”
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張凱麗將在劇中飾演“巧玲”,她表示:“《鱷魚》是我從藝近40年遇到的真真正正的挑戰!莫言老師的劇本可以用兩個字‘絕了’來形容,它既荒誕又真實,既幽默又諷刺,既有時代氣息,也有世界的視野!我所飾演的這個角色更是太豐滿、太生動、太立體!”
中國香港著名演員鄧萃雯將在劇中飾演“瘦馬”一角,她表示:“這個角色令我非常期待的地方就是她的‘不扁平’,舞台劇的每一句話都代表了很多,對我來說最挑戰的就是莫言老師的每一句台詞我都必須要好好想清楚,到底它表麵說什麼、心裏麵想什麼,這個角色她說出了女性心裏麵的那種痛與愛!”
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中央歌劇院副院長麼紅在劇中飾演“燈罩”一角,她表示:“非常感謝央華戲劇、感謝可然,我作為女高音在舞台上唱了33年歌劇,但是作為一個話劇演員我是個太小的學生。藝術像一麵鏡子,希望能夠《鱷魚》能夠照射出每一個人的人生和內心,當大家看完這部戲的時候能夠從中若有所思。”
著名相聲演員白凱南在劇中飾演“牛布”一角,他說道:“話劇的舞台一直是我很向往、很渴望的,感謝可然導演,感謝央華戲劇給了我這麼好的機會,讓我這個喜劇人和這些戲劇人,和這些戲劇前輩能夠同台的學習,能夠出演莫言老師筆下的角色,我覺得我真的是三生有幸!”
中國戲劇家會員,央華戲劇簽約演員李宗雷在劇中扮演“劉慕飛”,他表示:“《鱷魚》的劇本如同《紅樓夢》中賈瑞手中的‘風月寶鑒’。格洛托夫斯基說演員就是要把內心最不堪的,最不敢示人的東西展現給觀眾,我們就是要麵對這個恐懼,把它挖掘出來。希望我們最後能呈現出一個合格的作品,也希望我能夠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
央華戲劇合作多年的資深舞台劇演員付興在劇中飾演“老黑”一角,他說道:“話劇《鱷魚》陣容異常強大,故事萬分精彩,期待大家多多支持!”
自由藝術家林子濠在劇中飾演“小濤”一角,他說道:“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到大型的演出當中,感謝可然導演。自從拿到劇本以後,我也每天都在感受小濤的情緒,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有一些難度,有一些挑戰性,但是我也會非常努力。”
“中國當代大學生欲望清單收集活動”同步啟動 各合作方送上誠摯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