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語文課》帶你解鎖人物密碼(2)
2023-03-03 12:26:35中華網娛樂
在中國漫長的文學曆史中,詩歌是最重要的文學類型之一。所謂“詩以言誌文以載道”,詩歌是了解古人思想情感、價值認知的一扇窗口。如何解讀詩歌,分析詩中文本,《超級語文課》上的老師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華年”出發,通過探討主題、巧補語句、對比閱讀,霍軍老師的課堂層層遞進,脈絡分明。“給少年論華年,體現了語文老師的本色當行。”學會語文,就是學會與人打交道,在文字中體現溫度,在寫作中留下青春年華。
一邊學詩,一邊猜測詩歌的作者。周欣老師高能構課,帶領同學們抽絲剝繭,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三章比秋月,一字偕華星。“《梅嶺三章》猶如掛在夜空中的皎潔明亮的秋月,一字一句猶如黑夜燦爛的明星,激勵著人們奮勇前進。
剖析典故,知人論詩,以詩解人,任鋒老師帶領學生們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感受辛棄疾的心境。“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課堂激情吟誦千古名篇,孩子們身臨其境來到京口北固亭,對話理解辛棄疾的壯誌難酬。
“三分文章七分讀”,誦讀古詩語言本體,感受古詩特有的語言藝術美;研讀古詩的形式意涵,體會古詩修辭結構之美;品讀古詩中的生命情感,調動學生的感悟和情思,與詩人的思想情感產生共鳴。古詩教學,更能幫助學生了解博大精深的曆史文化,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