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東方》劇情高潮不斷欲罷不能
重大革命題材劇《破曉東方》以上海解放第一年間波瀾壯闊的曆史為敘事中心,從“戰上海”到“建上海”,全景式記錄了中國共產黨解放上海、接管上海、建設上海的一係列標誌性事件,讓觀眾通過熒屏重溫那段驚心動魄的崢嶸歲月,感受到老一輩革命黨人的家國情懷,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播出至今,取得了連續8天蟬聯收視率第一,單日最高收視率達到1.08%,單集最高收視率達到1.112%,索福瑞全國網平均收視0.90,微博主話題“破曉東方”閱讀量達1.5億的成績。
銀元戰連著糧棉戰閱兵儀式緊跟歐立夫事件
在上周播出的劇情中,新人民政府開啟經濟建設大幕,身為經濟參謀的紀南音和市府秘書陸修遠通過去老百姓家實地考察,了解到了新舊世界交替之際老百姓的生活困局,從而為金圓券兌換人民幣的最終方案提供了紮實依據,而隨之而來,一場與投機商正麵對抗的“銀元之戰”被描寫得驚心動魄、酣暢淋漓,陳毅市長的多段台詞被觀眾讚譽為“爽感滿分”。
很多追看《破曉東方》的觀眾,直觀地感到該劇的“粘性”極強,因為它的劇情是一環扣一環的:就在銀元之戰收尾同時,一場關乎百姓生活保障的米棉煤“兩白一黑”之戰即刻開始,當經濟幹部在糧站阻止被投機商坑害的市民哄搶糧食時,當各路調運來的糧車全市巡遊給市民帶來安全和信心時,觀眾的心情也為之上下起伏,欲罷不能。
上周劇情的另一個亮點既是“審訊歐立夫”,歐立夫事件是真實發生在1949年七月的“國際性事件”,一個囂張跋扈的國民政府美國駐上海領事館副領事歐立夫,公然開車強闖閱兵儀式,而他“特殊”的身份,令此事的應對,在當時剛剛解放的上海市政府乃至中央,都是極為重要而敏感的決策——上海已不是那個十裏洋場、洋人恣意高人一等踐踏我們民族自尊的舊上海了,隨著陳毅果決的“在中國的地方觸犯中國法律就要製裁”態度,在公安人員義正言辭的審訊下,傲慢的歐立夫終於低下了頭,登報道歉。這一集看完讓人無不稱快,感歎帝國主義強權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