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不好惹!女子網購柚子剝開果肉僅核桃大小
【柚子:不好惹!女子網購柚子剝開果肉僅核桃大小】近日,江西贛州的盧女士稱,自己前幾天在網上,花了六塊九毛錢,買了兩個柚子。而直至昨晚將其打開後,現場的一幕讓自己啼笑皆非。這便宜的柚子裏,果實居然小到神似核桃,覺得挺不可思議的。
事件自網絡發布後,不少網友在網絡上,開啟對於此次“購物之旅”,瘋狂的調侃模式。有網友稱“買個柚子跟開盲盒似的,皮真厚啊!”“柚子=柚子,真是迷你版”“能有果肉已經算是超值了吧。能給你挑個這樣的柚子已經不容易了,不能再為難商家了。”網友們留言的發布,讓人看後忍俊不禁。
柚(學名:Citrus maxima (Burm.) Merr.)是芸香科、柑橘屬植物。喬木。屬最大的柑橘類水果,果實直徑通常可達25厘米,成熟時顏色為綠色至淺黃色,果肉甜白(很少有粉紅色或紅色),果皮厚而厚。種子多達200餘粒,亦有無子的。原產東南亞,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栽培曆史。柚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期最適溫度23-29℃。
柚的果實表皮、花、葉還可提取優質芳香油,果皮中可提取優質果膠,果肉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酒、檸檬酸、果醬及罐頭等;有消食、解酒毒功效。
柚與橘同時見於中國文字記載的約於公元前3至4世紀,其時長江一帶已有橘和柚種植,並都被選為貢品。但是,中國古書記載的柚是否與現今所稱的柚同屬一種植物,曾有爭議。田中長三郎以日本一些古書和日本民間都叫香橙為Yuzu來推論認為中國古代所稱的柚是香橙而非後來習稱的柚。日語的Yu與漢語的柚同音,Yuzu即漢語的柚子。其實,漢語的柚是柚,日語的Yuzu是日本民間叫的香橙,二者有別。不因二者同音就硬要中國人指的柚說成就是日本人叫的香橙,這樣推論是不科學的,而且是本末倒置的。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始於秦漢而盛於漢唐。然而,早在秦漢以前的中國古書已有柚的記載了(見公元前3世紀的作品《韓非子》和《呂氏春秋》)。就是說,柚一名先於香橙。
16世紀時,一些醫學著作,還有少數本草,把柚與橙混淆了,將柚誤認為酸橙以至寬皮橘類。因而《本草唐本誌》(公元1578年)特為這個問題作了澄清。至於4世紀時裴淵的《廣州記》,9世紀時柳宗元的詩文中提到的柚,以及12世紀時《桂海虞衡誌》《嶺外代答》等著作中提及的柚無疑都是與後來所稱的柚同為一個物種。因為中國南方不產香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