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中華看點

《人生第二次》研討會聚焦人生故事的立體表達

2022-07-10 16:25:18中華網娛樂綜合

文/梁湘梓

“種子被埋在大雪下

安靜發芽

……

而我在爸爸媽媽看不到的地方

偷偷長大”

兩年前,紀錄片《人生第一次》中孩子們的詩溫情且治愈,讓人們體驗到從“出生”到“告別”十二個關鍵節點的小確幸與小憂愁。

兩年後,“人生三部曲”的第二部《人生第二次》如期而至。這部由央視網、SMG、嗶哩嗶哩聯合出品的紀錄片,在多個平台同步上線。截至目前,B站總點擊量已超過3200萬次,豆瓣評分高達9.3。

《人生第二次》研討會聚焦人生故事的立體表達

7月8日下午,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主辦的紀錄片《人生第二次》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央視網領導、主創團隊、業內專家、合作方代表等共聚一堂,共論《人生第二次》的藝術品質、創新探索、融媒傳播與文化傳承。

“《人生第二次》紀錄片在題材、理念和架構等方麵都有重要的突破,它勇於表現現實人生的多麵性、豐富性,八集片子八個主題,在無聲的反差、比對和碰撞中,給予觀眾豐富的思辨空間,其深邃的精神內核是打動觀眾的關鍵。”

研討會稱讚,《人生第二次》用480分鍾的體量呈現人生的命運起伏,更複雜的表達,更深刻的剖析,更犀利的探討,分量很重,但表現形式又很親切、很新潮、很好看。

真實、多元貼近青年語態,央視網創新布局打造人文紀錄“新廠牌”

漫漫人生,莽莽天地,何其廣闊,高山低穀,悲歡離合,又何等滄桑。

從人生河流“第一次”的緩緩流淌,到“第二次”的大風大浪,四組關鍵詞、八幅人生圖景,用多方視角觀察普通人在穿越決定性瞬間時的選擇與命運,《人生第二次》更像是一部“中國百姓的現實主義生活圖鑒”。

要記錄、刻畫這一生活藍圖,離不開製作團隊的人文思考、真實表達與美學呈現。向著人生更深層次的角度進發,探索人生題材新IP,這彰顯了央視網打造紀錄片“新廠牌”的創新內容布局。

央視網的創新戰略布局有時間、空間感的打造,也有對價值觀的總結、提煉和升華。從“人生三部曲”IP,到《新兵請入列》《人生在市》等,央視網的紀錄片正以持續的創新開掘、獨特的價值呈現,成為極具標識性的大眾視聽符號。

對此,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黨委書記、董事長,央視頻公司總經理過彤表示:“塑造人物形象,挖掘人物故事,關注人物命運,是央視網製作團隊始終堅守的人文情懷。正如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黨組書記、台長兼總編輯慎海雄所言,‘電視文藝工作者隻要堅定文化自信,勇於堅守、善於創新,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功,就能夠用誠意和創意打動人心,就能夠做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好作品,就能夠跨越“高原”攀上“高峰”。’正是以此為引領,央視網推出了一係列守正創新、兼具口碑熱度的代表作品。”

《人生第二次》研討會聚焦人生故事的立體表達

比如《人生第一次》,以人的一生為時間坐標,記錄了出生、上學、結婚……養老、告別等各個不同的人生階段;

比如《新兵請入列》,以新兵入伍為時間坐標,記錄了新兵從入伍第1天到第180天的漸進與變化;

比如即將上檔的《人生在市》,是俗世場景的菜市場,從東到西、從南到北,以方言俚語作為主題串聯,展現幅員遼闊中國市井的煙火人間。

這些作品,描繪了當代中國人平凡生命中的動人情感,詮釋了當代中國流動變化的時代精神,開拓了新時代文藝創作的新境界。

事實上,央視網不僅在選題上立足現實,在話語表達上,也堅持打造具有總台特質的互聯網視頻內容和IP節目。

例如在剛剛過去的香港回歸25年報道中,央視網推出的創意微視頻《以夢為馬》,生動表達香港和內地親如一家,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價值取向,得到了各界尤其是文化界、博物館界人士的高度肯定。

再比如全新場景式紀實訪談節目《雲頂對話》,在字裏行間和光影世界裏,傳遞有豐度的“雲”端思想,勾勒當下社會中隱而未現的生命輪廓,首期節目對話俞敏洪,暢談“東方甄選”爆火背後的故事。

無論是《人生第二次》用紀錄片的方式鼓勵年輕人披荊斬棘,直麵生活中的波折與困惑,還是《人生在市》描繪的人間煙火,或是創意微視頻展現的中國文化,央視網正用真實、多元的語態靠近年輕用戶。

“人文紀錄新廠牌,人生題材新IP,文藝創作新境界”,這不僅是針對“人生”IP係列和紀錄片,更是央視網內容領域的整體布局和要求。這些閃耀著人文精神和時代光輝的作品,代表了央視網“以人為本”的創作理念與文化基因。

聚焦、透視人生命運起伏,多方聯動助力人生“新IP”出圈

沒有重複“第一次”的敘事邏輯,“命運重啟”成為《人生第二次》的切入口。

央視網、央廣網、國際在線總編輯駱紅秉指出:“作為央視網‘人生三部曲’IP的第二個係列,它將鏡頭投向了重新來過的人生故事,觀察命運漩渦裏的人們穿越大風大浪的瞬間,以此表達普通中國人的情感世界。《人生第二次》創作周期更長、難度更大,背後所傳達出來的意涵也更為豐富、立體、多元。”

《人生第二次》研討會聚焦人生故事的立體表達

隻有足夠多時間的記錄,足夠近距離的觀察,對人物、對人生、對故事、對社會,有足夠深刻的理解,才能運用素材進行文藝加工。事實上,一年多時間的跟拍,超一萬小時的素材,才最終彙聚成8個60分鍾的《人生第二次》。基於此,紀錄片的敘事更加鮮活飽滿、富於深度。

上一頁1/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