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文化 更好服務人民(5)
許多參觀者留言:能否突破技術瓶頸,讓在線博物館遊覽更有意思、更加豐富、更接近線下體驗?
2021年以來,佛山集中開展公共文化設施“效能革命”專項行動,著力解決設施使用率不高、設施存在感不強、公眾參與度不足等突出問題。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陳新文表示,佛山探索文博事業數字化轉型路徑,建設佛山市AR(增強現實)數字博物館新互聯網平台,對VR進行升級和迭代,帶來沉浸式的博物館參觀體驗,並建設數字展廳集群,有效拓展了博物館服務空間與效能。
“VR參觀的時候,展陳的內容清晰度不高,如果要對某件藏品進行詳細了解,即使是放大到最大倍數,仍然比較模糊。而AR可以容納幾千張高清圖片和多個時長不超過一小時的高清視頻,能夠對博物館的藏品和活動進行更為清晰且完整的展示。”佛山市博物館館長曹學群介紹。
“每個博物館可以看的內容很多,但是VR展廳隻能看到一部分。有些內容由於沒有提供,我們就無法觀看。”市民沈誌倩說,“AR展廳就像是真實的博物館,觀眾不再局限於博物館設定的參觀內容,可以看到展廳的每一個角落。哪怕有人想看博物館角落裏的消防栓,隻要走到它麵前,都可以一覽無遺。”
在AR展廳,不用害怕人群紮堆或者其他因素帶來的個體參觀不便等問題,觀眾可以自由參觀,自由轉換角度,還能對藏品進行任意縮放,甚至比在線下場館看得更清晰。
數據顯示,去年5月至今,佛山市AR數字博物館新互聯網平台的參觀人次已超過240萬。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陳邵峰表示,新技術可以實現虛擬與實體的結合,讓觀眾看到的內容更多、範圍更廣。隨著網絡速度的加快,以後還能得到更好的應用。
在數字展廳參觀時,人們遇到問題或想深入了解展品時,許多參觀者都想谘詢講解員或導賞員。佛山努力探索把最新的科技應用到博物館管理中,結合三維模型重建算法、即時語音通信以及遠程互動協作係統,開發和完善AR展廳真人導賞功能,讓觀眾在線參觀時,隻要呼叫講解員或誌願者,就能進行實時溝通。
“我們正在加大社會導賞員的培訓力度,將愛好博物館的各界人士發展為誌願導賞員,他們將在接受培訓後上網為觀眾提供導賞服務。”陳新文說,“這一舉措也能很大程度上激發博物館愛好者的熱情,並逐步加深對文博知識的了解。一傳十、十傳百,可以預見,這些誌願者將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加入傳播文博知識的行列中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