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虎文化在韓日是怎樣的存在?
2022-02-18 09:42:41鳳凰網
在東方文化中,老虎自古以來都是力量與勇氣的象征,亦是扶正鎮邪的守護神,在宗教與文化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正值農曆壬寅虎年新春,在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和日本,也有著與中國相同的十二生肖,從韓日繪畫中的虎,依稀可見中華文化是如何傳播、輻射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
《虎圖》(局部),朝鮮王朝,韓國國立博物館藏
韓國
老虎幾乎等同神的化身
古代韓國,因為多山地,自古就有很多老虎棲息,故稱為“虎國”。古代韓國被稱為“駕馭老虎的君子國”,從古代到朝鮮王朝時代(1392-1897),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老虎不斷化身為墓葬美術中的守護神、佛教美術中的山神、繪畫中君子和辟邪象征,反映出韓國人對虎的信仰與敬畏。
在韓國美術中,勇猛咆哮的虎並不多,更多的是姿態威嚴、麵帶詼諧微笑的老虎。這些形象反映出韓國人重視儒家思想與樂觀詼諧的天性。這也證明了在韓國人的心目中,老虎一直是具有神通力和氣魄的靈物,也是一個詼諧親近的朋友。
韓國的三國時代(百濟、新羅、高句麗)與中國交流活躍,在百濟(前18-660年)首都扶餘羅城遺址出土過“虎子”(夜壺)。在高句麗(前37-668年)墓葬真坡裏第1號墓(封土石室墓,現位於平壤)中的“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壁畫也與北魏墓葬壁畫有著相似之處。
真坡裏1號墓白虎壁畫(臨摹),韓國國立博物館藏;
時任東京美術學校助理教授小場恒吉(1878-1958)繪製
“四神”源自二十八星宿。從公元前三世紀起,人們按照五行劃分東西南北各七個星宿,分別布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種神獸。隨著時間的推移,“四神”象征的意義也有所擴展,漢朝在其辟邪的基礎上,增加了方位神的作用,四世紀以後逐漸為道教所接受。
小場恒吉臨真坡裏1號墓白虎壁畫(局部)